《金融时报》丨中国如何让钻石行业失去光彩

中国郑州佳睿福钻石工厂的工人们正在检查设备。佳睿福创始人冯参军在展厅里展示一些培育钻石。 © Andrea Verdelli/FT
地球需要十多亿年才能形成一颗钻石,而冯参军只需一周就能培育出一颗。
一个闷热的夏日午后,在中国中部省份河南省的省会郑州,冯参军的佳睿福钻石工厂里,生机勃勃。工厂里,600台机器,每台都比一头非洲象还要大,模拟着地表深处——钻石生长的地方——巨大的地质压力和酷热。这些机器只需七天就能生产出三克拉的钻石,大小相当于一枚大型订婚戒指。
“我们可以批量生产钻石,”冯先生自豪地指着一排排机器说道。他还有另外两家工厂昼夜不停地生产。“目前,我每月生产大约10万克拉钻石,”他补充道。
全球超过 70% 的用于珠宝制作的实验室培育钻石(其中许多是为新订婚夫妇的无名指制作的)都产自中国工厂,而河南是培育钻石贸易的中心。
“本质上,我们主宰着这个行业,”冯说道。他毕业于航空材料工程师专业,穿着一身朴素的黑色西装,看起来就像个工程师。唯一能体现他职业的,就是手腕上那块闪闪发光的镶钻手表。
对天然钻石行业来说,冯氏工厂以及其他类似的工厂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国际珠宝市场上人造钻石的激增,恰逢需求下滑,导致小颗天然钻石的价格跌至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培育钻石贸易组织负责人马蒂·赫尔维茨表示,实验室培育钻石“带来了巨大的颠覆。业内人士起初不相信,其次,他们也无法接受。”
“这是开采的钻石面临的第一个竞争产品。”

今年,天然钻石的未来面临公众考验。由塞西尔·罗兹 (Cecil Rhodes) 创立的著名钻石公司戴比尔斯 (De Beers) 已被其所有者——在伦敦上市的英美资源集团 (Anglo American) 挂牌出售。英美资源集团在其账目中对该部门的估值为 49 亿美元,但销售额下滑意味着其售价可能会远低于此。潜在买家的第一轮竞标将于下个月截止。
去年,戴比尔斯的收入仅为 2022 年的一半。其他矿业公司如 Alrosa、力拓和 Petra Diamonds 的钻石业务也出现了类似的下滑。
实验室培育钻石十多年前首次出现在珠宝领域。虽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钻石生产技术已得到广泛了解,但近年来的技术进步使得培育适合珠宝制作的完美钻石(化学性质与天然钻石完全相同)的成本更低。
据分析师保罗·齐姆尼斯基 (Paul Zimnisky) 介绍,如今一颗三克拉的实验室培育钻石的售价仅为一颗开采钻石价格的 7%。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Note: | _VIEW_NEWS_FULL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