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倫斯基面臨信任危機 基輔民眾上街抗議

Zelensky faces backlash as Ukrainians protest new anti-corruption law https://t.co/eQXExWtfT0 Ukrainians patience with current cleptocrate regime begin running thin last year,when it lost its legitimacy,according to law.But war is perfect time for thieves&robbers to make fortune— Stepko Khomyn (@PositStepan) July 23, 2025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i)面臨他當政以來最大的信任危機,原因不在他的戰時領導,也不是民眾反戰,而是壹項爭議的反貪腐法案,可能影響反腐局的公正性,基輔上千民眾起身抗議,指責澤倫斯基動搖了烏克蘭的民主法治。

美聯社報導,烏克蘭議會前幾天通過修法,將國家反腐敗局(NABU)和反腐檢察官辦公室(SAPO)納入總檢察院(Prosecutor General of Ukraine)之下,修法的理由是單位整合,但是批評人士稱,此舉可能削弱這兩個反腐機構的獨立性,因為總檢察長是由總統任命的。修法之後,兩個反腐敗的獨立單位,就成了澤倫斯基可以掌握的調查機器。

兩個反腐機構在電報頻道上發表聯合聲明:“實際上,如果真的通過新法,反腐局將成為壹個名義上的組織,失去獨立性,成為總檢察長的壹個分支機構。”

歐盟擴大事務委員科斯 (Marta Kos)也對這個修法表達不以為然,她在 X平台的篇貼文表示“這是烏克蘭嚴重的倒退。”

科斯補充道:“這樣的獨立機構對烏克蘭加入歐盟至關重要。法治仍然是烏克蘭加入歐盟談判的核心。”

雖然在戰爭期間,烏克蘭街頭也發生過集會,但主要是為了爭取戰俘或失蹤者的歸還。然而,這壹次的抗議對象是澤倫斯基與他的政府,可以說是澤倫斯基主政以來,最大的政治危機。

基輔獨立報發表社論《澤倫斯基背叛了烏克蘭的民主以及所有為此奮斗的人》, 重話批評他的新法律,試圖讓自己的執政團隊免受反腐敗機構的的監督。

社論提到,反腐敗調查過澤倫斯基所在政黨的議員,以及總統的親信。這令澤倫斯基的政黨感到難受,但是反腐局他們正在做的是他們被設立的任務:獨立調查高層腐敗問題。

部落客兼活動家拉琴科夫 (Ihor Lachenkov) 表示:“腐敗是任何國家都存在的問題,必須時時監督與打擊。在這場戰爭中,烏克蘭的資源遠少於俄羅斯,所以我們更必須在乎。如果我們濫用這些資源,或者更糟的是,讓它們落入竊賊的口袋,我們獲勝的機會就會減少。我們所有的資源都必須用於這場戰斗。”

許多抗議者舉著標語,上面寫著“否決”、“保護反腐敗體系,才是保護烏克蘭的未來” 。


坐在輪椅上的退伍軍人西莫羅茲 (Oleh Symoroz) ,在 2022 年受傷後雙腿被截肢,但是他也上街抗議他的總統。他說:“那些宣誓扞衛法律和憲法的人選擇保護他們的核心圈子,這是犧牲烏克蘭的民主 ”

“總統沒有樹立對腐敗零容忍的榜樣,而是利用手中的權力,試圖讓政治盟友的刑事案件得以擺脫調查。”

澤連斯基表示:“我們都聽到了社會的聲音,我們看到了人們對國家機構的期望,確保司法公正,以及每個機構的有效運作。我們討論必要的行政和立法決定,以加強各機構的工作,解決現有的矛盾,消除威脅。”

他表示自己會扞衛改革,強調了司法系統的重要性,刑事案件不會拖延多年,並且會追究反對烏克蘭國家的個人的責任。

但是他並未公開回應示威活動的主軸,也就是修法後NABU 和 SAPO 兩個機構的獨立性遭到侵害的的批評。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延伸閱讀
    澳洲珊瑚礁陷入"水下叢林大火"危機 簽證解凍 信任凍結:印重開國門 中國客給錢也不去
    峰會前北京嚴正抗議歐盟對俄制裁包含中國銀行 因澤連斯基批准壹限制反腐機構法律,多地爆發抗議
    烏克蘭爆發針對澤連斯基政府大規模抗議  (1條評論) 金融時報:國民黨與民意脫節 即將面臨大罷免
    美國加強對基輔的支持 烏克蘭與俄羅斯將恢復談判 中國污水連環爆 杭州變"便"州 湖南居民上街
    叁重危機:川普愛潑斯坦的幽靈與壹場針對真相的戰爭 BBC:綠色技術的興起,正在引發另壹場環境危機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