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巨頭進軍巴西,夢想稱霸南美大陸

在巴西伊拉塞馬波利斯長城汽車新工廠接受培訓的工人。
驅車兩小時,穿過聖保羅的交通擁堵地帶,駛過廣袤的甘蔗田,就來到了中國在美洲的首批電池動力汽車工廠之壹。
這座即將投產的工廠意在重塑巴西人的駕駛方式,並最終改變拉丁美洲其他地區的駕駛格局,就像中國汽車制造商在亞洲大部分地區已經做到的那樣,而且他們還希望在歐洲實現這壹目標。
就在不久前,這家工廠還由梅賽德斯-奔馳運營——這家德國巨頭在20世紀引領了汽車創新,大量生產以汽油為動力的汽車。如今,該工廠歸長城汽車所有,長城汽車是中國領先的時尚、經濟型電動汽車出口商之壹。
這壹轉手反映出全球最重要的產業之壹正經歷深刻變革。如果說過去美國和歐洲的高油耗汽車壹度主導全球市場趨勢,那麼如今時代似乎正迅速向有利於中國的方向轉變。

如今,中國不僅是全球各類汽車產量和出口量最大的國家,中國企業還在未來電動汽車制造領域占據主導地位,並且幾乎掌控著電動汽車所有零部件的供應鏈。
中國的電動汽車位居全球最先進行列。如今,部分中國電動汽車單次充電續航裡程可與頂級特斯拉相媲美,且價格更低。中國汽車制造商比亞迪——其英文縮寫意為Build Your Dreams(“成就你的夢想”)——已研發出僅需伍分鍾即可充滿電的技術。
難怪特斯拉在中國的銷量不盡如人意,也難怪美國在拜登和特朗普兩任總統執政期間,基本上都禁止中國汽車進口。
對中國而言,這就意味著要轉向世界其他地區。
中國的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制造商已在匈牙利、印度尼西亞、俄羅斯、泰國和土耳其建立工廠,或正在建設中。這些舉措,包括長城汽車在巴西的工廠,都是中國壹項全球行動的組成部分,其目的是在全球汽車產業中占據重要份額——汽車產業是收入、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也是國家聲望的重要體現。
這讓西方汽車巨頭警覺了起來。

在聖保羅等城市,價格低廉的中國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正越來越多被買家接受。

從伊拉塞馬波利斯運出的新型電動汽車。
“我們正與中國展開全球競爭,”福特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在6月的阿斯彭思想節上表示。“這不僅僅是電動汽車領域的競爭。如果我們輸掉這場競爭,福特就沒有未來。”
2021年,梅賽德斯-奔馳因豪華車銷量下滑而關閉了位於聖保羅附近工業城鎮伊拉塞馬波利斯的工廠,之後長城汽車接管了該工廠。而美國汽車巨頭福特因多年銷量不佳、虧損嚴重,終止了在巴西的長期制造業務,比亞迪隨後接管了它的壹家工廠。

法利當時稱這些關閉的舉措是“艱難但必要的行動”。福特在巴西組裝汽車已有壹個世紀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T型車。
“幾拾年來,我們首次看到美國和歐洲品牌的主導地位面臨真正挑戰,這不僅體現在市場份額上,還體現在對未來出行方式的塑造上,”總部位於裡約熱內盧的氣候研究與倡導組織塔拉諾阿研究所總裁娜塔莉·昂特斯特爾說。
作為全球第六大汽車市場,巴西正試圖利用這壹機遇,而非被其碾壓。巴西壹方面鼓勵各國企業在本土生產汽車,而且越環保越好,另壹方面不斷提高進口關稅。
這壹過程並非壹帆風順。圍繞中國勞工待遇問題,曾有過工會方面的沖突。但巴西政府的總體態度是:若想進入我們的汽車消費市場,那就來這裡建廠,創造工廠就業崗位。
“我們不想僅僅成為其他國家所產技術的進口國,”巴西財政部特別顧問拉斐爾·杜貝克斯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還希望利用全球制造業格局這壹深刻變革的契機,讓巴西在我們認為將占主導地位的價值鏈中也占有壹席之地。”
至少有叁家中國企業正在巴西開設組裝廠。除了長城汽車和比亞迪,另壹家中國汽車制造商奇瑞已與巴西公司Caoa合作,在戈亞斯州中部生產汽車。
盡管如此,巴西汽車制造商協會會長馬西奧·利馬·萊特仍憂心忡忡。他表示,中國新建的汽車工廠主要使用從中國進口的零部件進行組裝,其中包括最有價值的零部件——電池,而這對於巴西汽車產業的發展並無助益。
“在巴西形成競爭力,在巴西生產新技術,是至關重要的,”他說。
中國汽車制造商不得不針對當地需求做出重要調整。在巴西,這意味著要考慮強大的乙醇產業的需求。巴西的乙醇由大量甘蔗制成,且巴西法律規定,每升汽油中乙醇的占比需略高於25%。

長城工廠很可能成為巴西第壹條全面投入運營的中資裝配線。

最近,中國和巴西員工正在工廠進行測試和培訓。
因此,這些汽車公司在巴西不僅生產純電動汽車,還必須生產混合動力汽車——部分依靠汽油與乙醇的混合燃料驅動,部分依靠電池驅動。“我們需要生產客戶想要的產品,”曾在美國壹家汽車制造商工作多年、如今擔任長城汽車巴西研發總監的巴西人馬西奧·雷納托·阿方索說,“要兼顧高科技和可負擔的價格。”
在工業城市卡馬薩裡的亨利·福特大道上,壹座曾經的福特工廠如今正變身比亞迪工廠。
這座工廠曾是福特最新的工廠。從2001年開始,每天有數百輛汽油動力汽車從這裡下線,它雇傭了約5000名工人,但虧損嚴重。
2021年,這座福特工廠關閉了。
“這是壹個打擊,”該廠金工工人的工會主席胡裡奧·邦芬說,“我曾想象我兒子也會在這裡工作,但這沒能實現。”
州政府向比亞迪提供了壹系列激勵措施,吸引其接管該工廠。但這家中國公司壹進駐,就卷入了壹場勞工丑聞。
去年12月,巴西官員指控比亞迪的承包商晉江建設集團給163名中國工人“類似奴役”的待遇,違反了巴西勞動法。這壹事件體現出中國企業在巴西擴張時面臨的與工會的矛盾——巴西的工會力量很強大。
這些工人已被遣返回國,工廠建設進度放緩。公司官員表示,預計今年晚些時候開始生產。邦芬所在的工會堅稱,生產線必須雇傭巴西人,並威脅稱若引進中國工人,將舉行罷工。
比亞迪巴西區最高負責人亞歷山大·巴爾迪表示,公司已采取措施糾正違規行為。今年5月,勞動檢察官辦公室對比亞迪及其承包商提起了人口販運指控。該公司表示計劃對這些指控提出抗辯。
與此同時,伊拉塞馬波利斯的長城汽車工廠幾乎肯定會全面投產。開工儀式計劃於8月舉行,之後不久汽車將陸續下線。
該工廠計劃首先生產壹款混合動力車型和叁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分享: |
注: |
延伸閱讀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