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第一烂尾楼:8年前239亿,如今三折被收回

在经历多年停工、两次法拍流拍后,曾剑指“中国第一高楼”的地标项目,世茂深港国际中心迎来新的转机。


南都.湾财社记者获悉,中信信托近期向投资人发送《关于召开中信信托.深圳龙岗融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2025年第一次受益人大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计划推进一项收地化险方案。该方案显示,深圳有关部门拟以68亿元总价,收储世茂集团旗下“深港综合体项目”的12宗地块。

在中信信托召开受益人大会投票之际,一则《世茂集团致中信信托投资人的公开函》也在网上流传开来,世茂主张“卖地方”未能履约使项目开发进程无法推动,目前已提起行政诉讼,对于中信信托的收地化险方案,其表示68亿元补偿款不足土地原价值1/3且偿付周期长,建议各方携手与政府协商解决方案,以最大化保障利益。

在业内看来,有了政府收储托底,深港国际中心停摆的僵局或将被打破,这一收地化险方案的推进,为项目带来了新的进展与可能性。南都.湾财社记者近期就此事向有关方面致电询问进展,但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回复。

官方68亿元收地?

据通知内容显示,中信信托发出的收地化险方案主要有三项:

首先,授权受托人同意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办事处、深圳市龙岗区土地整备事务中心以土地整备方式,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其地上物。12宗土地及地上物的补偿款合计为68亿元(包含中信信托西安经开项目对应的一宗地块,有两宗公益用地不予补偿)。

其次,授权受托人依以物抵债裁定书办相关手续,缴纳约2.1亿元过户税费,取得新不动产权证后,配合办理12宗地不动产权证注销、土地入库等工作,与龙岗区相关部门签补偿框架协议,约定收地、补偿、移交及权利义务等;按框架协议,新不动产权证注销后2个月内签正式补偿协议,补偿款分阶段支付(2个月付15%、半年付35%,2027年1月31日前付清)。

最后,土地补偿款分配方面,计划对12宗中11宗土地及地上物享有所有权,补偿款按本信托计划抵债部分与12宗整体的北京三中院司法拍卖评估价值比例分配,扣除税费及信托费用后,核算可分配信托利益。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68亿元的补偿框架既为信托投资人提供了部分回款可能,也为龙岗区相关部门重新盘活地块创造了条件。尽管方案中补偿金额、支付周期等细节仍存争议,但相较于长期停滞的现状,此举被视为推动项目从“烂尾困局”向“有序盘活”迈进的关键一步。

据了解,深港国际中心规划为集会展、创业、演艺中心及酒店、商业等业态于一体的综合体,其中超高层建筑原计划建超700米(后调至约600米),曾定位为粤港合作标志与深圳东部新地标。然而自2022年起,受世茂集团债务危机爆发影响,该项目陷入停工状态,至今未能完全恢复建设。

针对68亿元收回深港国际中心项目的消息,南都·湾财社记者分别向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办事处、深圳市龙岗区土地整备事务中心致电问询,但截至发稿尚未取得有效回复。

世茂发声

尽管业内人士认为,上述方案的通过或将终结深港国际中心项目自2022年停工以来的处置僵局。但在世茂看来,这一方案并不理想。

世茂在前述公开函中指出,项目土地出让时,出让人未取得600米建设高度规划条件,至今主塔高度不明确,导致项目虽获民航700米高度批复,却无法取得有效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推进开发。世茂已于2024年9月就此起诉,主张合同无效并索赔,案件一审已开两次庭,中信信托旁听并被申请为第三人,目前仍在审理中。

因行政诉讼尚在审理期间,世茂认为,作为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龙岗区相关政府部门,直接抛出收储行政诉讼争议标的物12宗土地的方案,影响案件审理,世茂将依法向审理法院及政府部门提出异议。

世茂还透露,68亿元补偿款不足12宗土地原价值的1/3,且偿付周期长,世茂与中信信托及信托计划全体投资人一样,因政府无法履行项目建筑高度规划审批义务,直接间接遭受巨额经济损失。建议中信信托、各投资人与世茂携手努力,建立有效沟通渠道,共同与政府协商因项目建筑高度等规划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或退地退款或项目调规改性后进行开发等,最大化保障各方利益。



事实上,这一补偿金额的确与项目当年的拿地成本形成鲜明对比。2017年,深圳市世茂新里程实业有限公司以239.43亿元竞得大运商务总部功能区约32.19公顷用地,创当时深圳土拍第二高总价纪录。

但本次涉及收储的12宗土地并非深港国际中心的全部用地。从《深圳龙岗世茂深港国际中心项目详细蓝图》可见,项目整体用地分为14宗地,其中两宗已建成世茂之都公寓,于2020年前后完成备案销售;剩余12宗土地登记价约176.25亿元,这意味着官方此次计划收储价格不足原价的四折。




“第一高楼”失约

回溯深港国际中心的建设进程,可清晰看到几个关键节点。2018年,项目启动建设后,经历了一段平稳期;2019年,世茂深港国际中心的公寓产品已对外推售,在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后,项目IP已经深入人心;2022年,世茂集团债务问题爆发,深港国际中心项目也已陷入停工状态;2023年,南都·湾财社记者在实地探访时发现,深港国际中心的展示中心已无工作人员值岗。



从资金端来看,据公开资料显示,“中信信托·深圳龙岗融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发起于2019年,最早到期时间为2022年2月17日,最短期限为15个月,最长期限为24个月,年化利率在6.8%至7.9%之间,融资被用于深港国际中心项目的建设。

2022年2月16日,中信信托宣布该计划中57亿元项目资金出现兑付困难。因世茂集团子公司、世茂股份控股子公司未按时归还“中信信托·深圳龙岗融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本息,中信信托提起公证债权文书强制执行。

中信信托所申请的涉案不动产被强制执行后,曾两次进行拍卖。2023年5月31日,深港国际中心的大部分资产上架法拍,该资产起拍价约130.44亿元,评估价约163.05亿元,但因无人报名而流拍;同年11月,该资产经历二次流拍,彼时起拍价格为104.35亿元,已较首次拍卖降了26亿元。

随着两次流拍,2024年7月,中信信托作为“申请执行人”申请以因涉案不动产二拍保留价104.35亿元按照抵押及查封顺位抵偿被执行人所负债务,法院照准。这意味着,世茂将失去深港国际中心的相关资产,直接抵给中信信托以偿还债务。

如今,中信信托推动的68亿元“收地化险”方案已正式摆上桌面,计划通过土地收储为项目债务开辟出口。这座曾承载“中国第一高楼”愿景、被寄予“东部新地标”厚望的深港国际中心,原定于 2025年7月竣工,目前虽仍在沉默中停滞,但随着政府的下场,这座城市地标项目有望迎来重新拉开序幕的契机。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延伸阅读
    最高法定调: 被烂尾楼拖垮的业主们 解套了 剑走偏锋 山东女业主用丰满身材逼活烂尾楼工程
    法院判开发商退房退款,但烂尾楼业主还没解脱 烂尾楼业主想退房退款?法院判了....
    经济正在复苏吗?中国多地烂尾楼正在重生 什么情况?中国标志性烂尾楼正集体复活
    神秘力量 使中国各地"第一烂尾楼"集体复活 "广州最大烂尾楼"澳洲山庄项目开建 已停摆27年
    停工10年,"中国最高烂尾楼"等待盘活 天津世界最高烂尾楼将复工引热议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