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國產劇集 不慌不忙講好故事

王志高


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分得清“真心”與“套路”。長劇的未來,不在與微短劇的“賽道之爭”,而在與自己的“成長之約”——不慌不忙、穩扎穩打講好中國故事,就是最好的“破圈”

總結2025年上半年的國產劇,像復盤壹場熱鬧的“年中大考”——科目多、題型新,有人交了漂亮答卷,有人寫厚了“錯題本”。總體上,當微短劇以“快准狠”搶灘屏幕,當觀眾審美迭代快得讓人追不上,長劇集還是用壹份“穩健而有亮點”的答卷證明,長劇的生命力不在烈火烹油的重口,而在文火慢燉的入心。

這半年,國產劇的“多元”是肉眼可見的。從講述文物保護的《護寶尋蹤》跳出盜墓題材的獵奇套路,到《人生若如初見》在晚清民初的歷史褶皺裡打撈人性悲歡,從《我叫張思德》讓革命人物“活”在觀眾心裡,到《六姊妹》《北上》在年代敘事裡翻出新意,長劇用“不湊熱鬧”的深耕,在常規題材裡挖出了新礦。這些作品或許沒有潑天的流量,卻以扎實的口碑給人啟示:長劇的底氣藏在“不慌不忙講好故事”的定力裡。

熱鬧背後,也有隱憂。部分懸疑涉案劇扎堆“強反轉”“多時空”,為了刺激感犧牲邏輯;部分古裝劇把精力花在“復刻古風”上,劇情卻薄得像層窗紙;更有甚者,把“電影化”當成了救命稻草——鏡頭越炫、畫面越暗,越覺得“高級”,結果把觀眾擋在了故事門外。這像極了學生時代為了“創新”硬凹結構的作文:形式再花哨,內核空洞,終是難得高分。

其實,觀眾要的從來不是“炫技”,而是“走心”。《蠻好的人生》裡孫儷演的胡曼黎,離婚失業卻咬著牙不低頭,那些“打臉”“搖人”的微短劇式橋段,因為真實的生活質感而有了溫度;《折腰》被吐槽“老套”,卻靠演員把“家國與愛情”的張力演到了觀眾心尖上。這說明:形式可以是“偏科”的,但情感必須“給足”——觀眾願意為鮮活的人物、滾燙的情感買單,哪怕故事不夠完美。

資深導演的新作遇冷,更像壹面鏡子。《真心英雄》的“不夠新”,並非主旋律敘事乏力,而是過於追求社會“全景”導致人物符號化;《刑警的日子》將鏡頭對准監控室裡熬紅的雙眼、反復核對的案卷,提供了近乎苛刻的真實質感,卻沒有滿足觀眾對這壹題材戲劇性的期待。這提醒我們,創新不是“為變而變”,而是找到題材與觀眾的“最大公約數”。


上半年的期中考,長劇交出了“穩”的答卷,在“進”上還需破局。當微短劇用“爽感”搶時間,長劇就該用“深度”贏空間;當觀眾厭倦了“懸浮”,創作者就該把根扎進生活的泥土。電視劇的魅力從來不在“多炸多炫”,而在“多真多深”——真的人物、真的故事、真的共鳴,才是長劇最該修煉的“內功”。

下半年的片單裡,《陣地》《太平年》等歷史正劇蓄勢待發,科幻題材也將亮相,壹切有待觀眾檢驗。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或許說不出“電影化”“非順時序”,但分得清“真心”與“套路”。長劇的未來,不在與微短劇的“賽道之爭”,而在與自己的“成長之約”——不慌不忙、穩扎穩打講好中國故事,就是最好的“破圈”。

《人民日報》(2025年07月22日 第 20 版)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延伸閱讀
    壹大批香港老牌餐飲,倒在了2025上半年 今年上半年,中國在壹帶壹路的投資已超去年
    2025上半年短劇用戶近7億創新高 日觀看時長101分鍾 中國上半年GDP增長5.3% 下半年需求或斷崖式下跌
    2025中國餐飲業上半年"不死就是成功"! CVB2025上半年電視劇收視報告發布,東方劇場前拾占柒
    中國AI巨頭科大訊飛 上半年巨虧 2025 年上半年國劇創新榜TOP10出爐,《絕密較量》高居榜首
    2025上半年央視劇收視率排名 《藏海傳》10名開外 第壹收視3.59% 夏日經濟| 暑期檔票房已破20億元,上半年電影票房為2020年以來最佳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