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 特朗普签署首部稳定币法案,意味着什么?
其三,《GENIUS法案》包含有关在破产程序中处理支付型稳定币的关键条款。此后,美国国会也会很快修改《破产法》。法案规定,如果发行人破产,投资者将优先领取资金,可算是一种进步。但批评人士认为,如果银行没有足够的储备金来偿还贷款,那么投资者排在首位也无济于事。未来需引入更多银行法和货币转移法的元素,这一条款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比如,如果银行倒闭,监管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为每位储户提供最高 25 万美元的赔偿。
《GENIUS法案》生效后,还需要考验美国政府的治理能力和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以解决一些重要难题:如何找到更多合规的支付应用场景、如何提升消费者保护力度、现有发行商的透明度如何提升、如何避免可能引发的腐败及利益输送问题、规模激增后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等。更不必提一些对全球金融体系的影响,比如影响他国的货币主权、扰乱全球支付体系的运转等。
其中,短期内最大的挑战可能是难以找到合规的支付场景,这样会限制稳定币市场规模的增长,解决美债危机的可能性也就无从谈起。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认为,如果有《GENIUS法案》支持,预计到 2028年美元稳定币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美元。但摩根大通7月3日发布的《资金流动与流动性,稳定币扩张规模多大?》报告摘要显示,对于稳定币市场规模将从目前的2500亿美元在未来几年呈指数级扩张至1万亿-2万亿美元的预测远过于乐观,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只会温和扩大至5000亿美元。
而且,稳定币需求主要来自其在加密货币交易中的角色——即作为加密生态系统的现金等价物,而支付功能仅占需求的很小部分——大约6%。
虽然理论上,在代币化/区块链世界,稳定币支付本应更高效、 更易互操作,但当前稳定币支付仍需依赖法币出入金通道。这种双向转换机制产生显着摩擦成本,相较于传统金融系统,尤其是近年来金融科技推动的快速支付系统缺乏竞争力。此外,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市场对稳定币支付短期爆发式增长持怀疑态度。
素有“央行的央行”之称的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批评则更为直接:加密资产和稳定币“充其量只能扮演辅助角色”。
但在加密货币行业看来,假以时日,借助区块链技术带来的降本增效,《GENIUS法案》将对全球支付体系造成革命性影响。
随着立法进展的推进,美国各大银行出于防御考虑,正在讨论进军加密货币领域。但银行的初步举措将较为谨慎,以试点项目、合作伙伴关系或有限的加密货币交易为主。当地时间7月15日,摩根大通CEO(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 (Jamie Dimon) 和花旗集团CEO简·弗雷泽 (Jane Fraser)均表示,他们计划涉足稳定币市场。
全球第二大稳定币USDC的发行商Circle (CRCL.N)和最近推出了RLUSD稳定币的金融科技公司Ripple正在申请银行牌照。这在满足合规要求的同时,将使这些公司能够更快地用稳定币结算或付款,绕过中介银行来降低成本。
此外,有消息称,亚马逊和沃尔玛等大型零售平台也在探索稳定币发行,以绕过美国传统的信用卡支付系统。

《清晰法案》恐遇更多阻力
相比于已经生效的《GENIUS法案》,加密货币行业尤其渴望另一项法案——《清晰法案》。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Note: | _VIEW_NEWS_FULL |
延伸阅读 | Mor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