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绩,为何出现罕见一幕?

虽然近年来华夏银行不良率呈现波动式下降趋势,从2022年上半年末的1.79%‌下降到2025年一季度的1.61%,但其净息差收窄幅度更甚,2022年上半年末该行净息差尚能保持在2%以上,到2024年上半年降至1.61%,2025年一季度继续下滑至1.57%,这直接导致“倒挂”的发生。


与之对应,华夏银行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1.94亿元,同比下降17.73%,实现归母净利润50.63亿元,同比下降14.04%,创下了该行近20年最差的一季度表现。

华夏银行在今年2月召开的2025年工作会议上,提出全面开展专项行动,包括深化“息差提升1BP”、锚定市场份额提升至1%目标、每个分行至少解决1个老大难不良处置问题等。而今看,成效有待显现。

规模相对更小的城农商行,面临的压力也更大,“倒挂”现象更为普遍。以兰州银行为例,其2025年一季度净息差为1.46%,不良贷款率为1.81%,差值为-0.35%,属于城农商行梯队里指标差值最大的。

2025年一季度,兰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0.37亿元,同比增长3.26%;实现归母净利润5.59亿元,同比增长2.36%。虽然业绩实现正向增长、1.81%的不良率较2024年末下降0.02%,但其仍是已披露一季报的上市城商行中不良率最高的银行。

关于不良率的控制,兰州银行回复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近年来该行在不良资产分类新规从严要求背景下,从构建“现金清收+重组盘活+核销处置+批量转让”存量不良化解模式、强化源头管控、把好新增贷款质量关、完善风险治理架构、构建智能风控中枢等5个维度来提升信贷资产风险管控能力。



银行转型得提速了

而对银行经营来说,净息差与不良率的意义不止于此。二者的“倒挂”不仅意味着经营压力的增大,更说明银行赚钱更难了。

国信证券研报指出,银行净利润增长乏力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净息差持续回落、部分领域风险暴露和生息资产规模下降。

其中,净息差的持续下降是影响净利润增长的首要因素。事实上,息差压力已经成为银行业的持续挑战。

根据安永报告数据,截至2024年末,58家A股和港股上市银行的平均净息差为1.52%,已连续5年下降。而从各家上市银行近期召开的股东大会来看,银行业净息差进而盈利承压的趋势尚未有明显触底信号。


这种情况下,非息收入成为必争之地。很多银行通过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加大债券投资等转型措施来对冲利差收窄的影响。

问题在于,转型是充满挑战的,不同银行的自身情况与能力半径也不尽相同。对银行来说,投资收益带来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有待观察。

仍以华夏银行为例,2024年,得益于第四季度的“债牛”,华夏银行实现投资净收益157亿元,相当于2020年的8倍。该行投资收益占营收比重高达16.16%,对比之下招商银行仅为8.85%。

而随着今年以来利率市场波动较大,近几年加大对债市投入的华夏银行受到了影响,今年一季度该行总投资收益转为亏损超1.5亿元。失去投资收益对业绩的支撑,叠加利息净收入持续下滑,造成了华夏银行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14.04%的局面。

就在7月14日,央行金融市场司负责人提示:中小银行债券投资需保持合理“度”,把握好收益与风险平衡,个别激进投资的金融机构需关注利率和信用风险。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存千万送子女进谷歌 中国银行爆"资金换实习" "中国银行"竟非中国?日本百年老店引发中日风波
    中国银行董事长葛海蛟将出任山西省省长 大陆外交官出征日本"中国银行" 被打脸
    中国银行"打工人"薪金曝光 谁在增 谁在减? "存款超20万"的家庭需留意! 中国银行存款大调整
    李嘉诚再抛售中国银行股票 网民热议 股市暴起暴跌 中国银行发布严禁信贷炒股公告
    中国银行"只进不出" 取3000要开证明 网友炸锅 中国银行限最多领3千元 称"防诈骗"要看第三方证明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