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大厂人,拼凑出互联网这六年

项目从2023年开始,现在回头来看,这个时间节点也很有意思。2021年,大厂开始降本增效,到了2022年,降本增效成为互联网行业共识,2023年疫情结束,尽管降本增效和业务收缩仍在持续,但开始有一些乐观的声音,认为行业挺过去了,觉得到了2024年会恢复到之前繁荣向上的状态。


事实并没有达到预期,为什么呢?有疤痕效应,伤口愈合了,还得养一段时间。头部大厂保持低调和收缩,也造成示范效应,其他厂就是想动弹两下,也会自我怀疑:我才多大规模的公司,就是不降本增效,是不是也得保持现状?

尽管现在大厂都在做新业务,创始人出来,投入资源,招兵买马,就业环境会好很多,但降本增效依然在持续,已经渗透到每家公司的血液里了。

比如打车,原来你可以用企业滴滴随便从哪个地方出发,现在必须要在公司这个点位打车;比如福利,今年上半年,有几家大厂的福利也取消了,或者正在慢慢地取消。现在把可能乱花钱或没必要花钱的地方全给堵住了。

互联网公司已经围绕降本增效改变了运行规则。以前做业务,不看投入产出比,现在必须要量化,哪怕有些很难量化的东西,也要量化。降本增效变成长期的事情,我觉得会一直保持下去。

互联网,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

我在2015年大学毕业,学的是市场营销,按照传统的职业路径是进广告公司,但我发现,互联网换玩法了,我们学的那套理论被颠覆了。加上那会挺有情怀的,天天看马老师的演讲,感觉浑身血液往上走,哎呀,我想互联网咱得走一遭。

于是在2019年,我进入互联网行业,先进小厂,后来入职某家大厂。

那个时候,你只要知道点皮毛就可以进入行业。现在回头来看,那会是坐电梯的时候,大家都在电梯里,不管你做俯卧撑、下蹲、躺着,还是无精打采地待着,电梯一定会上去,跟你做什么没关系。现在不一样了,你得找楼梯,爬完一层你还得想怎么跨越到二层。

2022年,我从某大厂离职,当时最大的感慨是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了,开始做《大厂青年》,记录互联网公司的人和事。

如果让我总结2019年至今的互联网,我觉得可以把这六年划分为三个阶段:

2019年到2021年,是最后的红利期。

2021年到AI来临之前,是紧日子。那几年,日子过得是真紧,也没有新业务,大家士气都比较低落。

AI来临至今,算是熬过来了,开始复苏,尤其DeepSeek之后,大家形成共识,这是绝对不能错过的风口,原来还在观望犹豫的,基本上打消念头,把钱和资源拿出来,做AI。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展示的互联网云厂商广告。图源:视觉中国

对于咱打工人来讲,机会来了呀,即使你不在厂里面,外面也有机会,市场太庞大了。

之前我跟一些大厂的员工聊,他们说不敢做事,顾虑很多,万一被挑战了怎么办?大家都趴着,躺平求稳就行了,而且你肉眼可见旁边的同事在减少,整个氛围就是这样。

现在你放开干,尤其今年,外卖、即时零售,以及AI领域的各家公司竞争很激烈。但是很多人说再累也要把这场仗经历完,对简历有非常大的增值。

有个小姐姐住在北京北部,每天到最南边上班,还有各种KPI压着,她说一定要把这轮大战经历完,这是人生不可多得的一场战役,经历完以后,简历的含金量才可能不被年龄所捆绑。

虽然比前两年多了些机会,但整体上,互联网公司的光环在慢慢褪去,晒工牌现象和相亲市场的变化就是很明显的缩影。大概在2021年,网上流行晒字节工牌,背后代表的是一种隐形的社会地位,现在无论哪家公司的员工,下班之后,很自觉地就把它摘下了。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中国互联网最经久不衰的蔡徐坤梗,在被骂八年后要翻篇了? 印度掌控互联网华人掌控芯片 亚裔为何能统治硅谷
    《长安的荔枝》:一场跨越千年的互联网创业 中国的第一批顶流老板,正在被逼着退出互联网
    蒋雨融转男友评论:现在的中文互联网的环境很昏沉 硅谷地震!互联网女皇带着重磅AI报告回归  (1条评论)
    "互联网女皇"发340页AI趋势报告:OpenAI令人担忧 谷歌CEO访谈:AI业务的崛起 互联网将洗牌
    美国前总统拜登患癌,中文互联网一片幸灾乐祸?  (1条评论) 大事,爆美中协议含开放互联网?(图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