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大厂人,拼凑出互联网这六年




6年过去了,厂哥依然记得进入互联网行业时的心境,那是一种夹杂着热情和理想、个体成长和发展、追赶风口的复杂情绪。

“那会还挺有情怀的。”他提高音量,“听完马老师(马云)演讲,感觉浑身血液往上走,你知道吧?”当时是2019年,互联网依然充满想象和张力,“大家提到最多的词是颠覆,我想我得去走一遭”。

2022年,厂哥从一家大厂离职,开始通过《大厂青年》记录互联网公司的人和事。2023年至今,他做了一个《和100位互联网大厂人喝咖啡》的项目,前段时间刚刚聊完100人。和他入行时不同,100人之中,几乎没有人再提及理想和情怀。

事实上,这个项目更像是一场田野调查,100个人及其故事,侧面见证了行业的起伏,个体生存姿态的转变,以及社会对大厂认知的变化。

他结合个人经历、个体观察,以及这个田野调查,将自进入行业至今的6年概括成三个关键词:最后的红利、紧日子、熬过来。

在过去,互联网大厂曾是年轻人追逐梦想之地,后来,降本增效渗透到了每家公司的血液里。现在,熬过来之后的行业在发生什么?身处其中的人又正在经历着什么?以下是厂哥的讲述:

被焦虑淹没的大厂人

这件事是从2023年春天开始的。我在北京,最常去的地方就是互联网大厂集中的望京、西二旗和亦庄,之前和很多大厂人线上聊,已经积累了一些关系不错的人,他们想听一听其他大厂的情况。我就突然冒出来一个想法,如果大家有时间,可以约杯咖啡见面聊。

到后来,周末也开始约人聊天。有时候,我在望京的某个咖啡馆待一天,和这个人聊两个小时,然后等另一个人来。最多的时候,我一天喝了四五杯咖啡,最后实在喝不动了。

聊了这么多人,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随着互联网公司降本增效常态化,身处其中的人很焦虑,在公司业务和外部环境变动中,大家首先考虑的是我怎么稳下来,怎么landing,如何自救,怎样在动荡中找到位置。尤其是35 岁左右的人群,非常焦虑。


一个很重要的时间节点是2021年,从那年开始,各家公司开始降本增效、裁员。前后的变化非常明显,对于身处其中的人,求稳成为最重要的事情,尤其很多人身后背负的东西很多,孩子、房贷等等,都变成了掣肘和压力。

前几年,行业发展好的时候,你去大厂面试,不管是否成功,还有伴手礼、打车费报销,大厂求着你来;一些清华北大等顶尖高校背景的人进了大厂,假如今年没有得到晋升,HR 赶紧过来做安抚,这是人才,别让他跑了。现在哪有这种?现在的情况是,如果你没有得到晋升,我是不是要把你纳入到观察名单里。

有一个人令我印象深刻,他提到想搞一个“铁三角模式”,在他的设想中,找一个总监或副总裁做靠山,他做执行,他的下面再带一个小弟,几个人在一家公司共进退。这本质上是站队和嫡系文化。

这是一个缩影,在剧烈变动中,他在想如何更稳定,背后体现的是焦虑。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中国互联网最经久不衰的蔡徐坤梗,在被骂八年后要翻篇了? 印度掌控互联网华人掌控芯片 亚裔为何能统治硅谷
    《长安的荔枝》:一场跨越千年的互联网创业 中国的第一批顶流老板,正在被逼着退出互联网
    蒋雨融转男友评论:现在的中文互联网的环境很昏沉 硅谷地震!互联网女皇带着重磅AI报告回归  (1条评论)
    "互联网女皇"发340页AI趋势报告:OpenAI令人担忧 谷歌CEO访谈:AI业务的崛起 互联网将洗牌
    美国前总统拜登患癌,中文互联网一片幸灾乐祸?  (1条评论) 大事,爆美中协议含开放互联网?(图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