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国家,该如何应对"选边站队"压力?
即便有越南和印尼的前车之鉴,其他东盟国家也面临相似的困境。
“越南和印尼的经验不会被其他东盟国家忽视,不过各国反应仍取决于各自对美市场的依赖度。比如泰国正在提出新一轮让步,希望能降低36%关税。”但林武认为,他们虽然可能争取到一些临时性或行业专项的宽免,但缺乏足够的议价能力,难以达成更有利的全面协议。
林福炎指出,马来西亚不会签署类似的关税安排,因为对所有进口实行零关税意味着要放弃保护一些对国家利益极为重要的关键产业。例如,近期报道称,美国在贸易谈判中要求允许一些关键领域实现100%外资控股,但被马来西亚政府拒绝。
不过,他也承认,东盟与欧盟不同,东盟成员国根据本国利益行事,而且在国际市场和外商直接投资方面,东盟国家之间也存在竞争,使其没有足够的议价能力和资源与美国进行有效谈判。
越南的情况已经显示,即使作出重大让步,回报也有限或不可预测。这将使部分东盟国家在此类不确定条件下恐于与美国进行双边谈判。因此,林武表示,未来东盟国家将更倾向于市场多元化、集体谈判和通过东盟主导的多边机制进行对冲,而非与美国一对一签署难测的关税协议。
对于东南亚的未来,尤其是中美关系日益紧张的情况下,专家的意见也有分野。
阮克江认为,大多数国家都在走钢丝,谨慎为上——悄悄对冲,逐步实现多元化,避免做出明显选边的举动,实施战略上的模糊。更重要的是,东盟应加强内部凝聚力,打造强有力的集体认同,以降低对外部的脆弱性。

一位越南妇女正在包粽子
林福炎表示,展望未来,东南亚国家仍将需要中国作为可靠的贸易伙伴。美国已被证明不可靠且充满不确定性。东盟需要多元化其出口市场,显然,中国作为第二大市场将成为重点对象,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
“东盟国家必须确保与中国供应链的更深度融合,而不仅仅是‘转运’,这对东盟和中国都有好处,也能降低对美国的经济依赖,”他说。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