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国家,该如何应对"选边站队"压力?

对此,林武说,川普的政策一直难以预测且带有惩罚性。越南作出了重大让步,只获得有限的回报,这可能引发批评,尤其是假如未来紧张局势再度升级。若美方提出更多要求,或对“转运”处罚范围扩大,国内不满情绪可能上升。




一名废品收集者走过越南北宁省一块中文招牌前。许多中国企业投资越南,尤其是那些直接向美国出口的企业。

中国:房间里的大象

在美国与东南亚的贸易协议中,没有提中国,却处处都有中国。

川普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在美越谈判前就明确指出“中国利用越南作为中转站来规避关税”。越南海关数据似乎为这一指控提供了佐证:今年前三个月,河内自北京进口约300亿美元商品,同时向华盛顿出口314亿美元。

因此,美越贸易协议中“经过越南转运的输美商品将被征收40%的关税”的规定,意味着越南产业界将不得不考虑调整对中国的产业链依赖。

“许多越南出口商,尤其是纺织业,依赖高达70%的中国原材料。”林武称,对于这些企业而言,最大的担忧是美国对“转运”定义不清,而且对合规成本上升和监管风险的担忧可能会抑制中国中上游资本的长期流入。

但中国似乎有意加深与越南的经济联系。今年四月中国国家主席对越南访问期间,贸易便利化与电子商务成为重点,两国啓动联合工作组,推进拓展双边贸易、提升海关通关效率、推动“单一窗口”及AEO互认等工作。

多位受访专家都表示,在关税战的压力,推动了更多投资流入东盟,尤其是来自中国企业,通过低关税地区进行出口转运。仅2025年上半年,越南就获得了800多个中国背景的新项目。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的港口与物流枢纽也记录到了显著的贸易增长。

“所以短期来看,经贸活动确实活跃了,但这种增长能否持续,仍取决于转运规则如何执行。”林武表示。

对中国而言,更关注的问题是,对于其他东南亚国家,美越协议中的“供应链去中国化”条款是否具有示范效应。


阮克江认为,(与中国脱鈎)理论上有可能。难点在于执行。东南亚与中国的深度交织使供应链多元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于东盟来说,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保持紧密联系也很自然,毕竟双方比邻而居。

在东南亚流行的概念是“China +1”或者“China +2”,即尽可能地实现多元化采购,但不会彻底与中国脱鈎。

林武表示,美越协议中的“去中国化”条款并不具备示范效应,有也不是正面的,更多被视为一个警示。目前来看,对被认定为中国原产的商品,即便在越南加工,仍将被征收40%关税,这已在地区引发严重关切。虽然美方称此举是为堵住转运漏洞,但符合要求、尤其是要在碎片化供应链上溯源并提供原产地证明,合规负担很重。

“来自中国的市场和外商投资同样重要,甚至比美国更重要。”林福炎表示,此外美国作为贸易伙伴已经失去可信赖性,美国市场的不确定性(风险)变得很高。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骗走300亿的"东南亚和珅"刘特佐最新动态 研究:西方削减东南亚发展援助 中国影响力将扩大
    有关东南亚无核区,菲律宾带的是什么节奏? 东南亚遭重创:贸易高关税,安全亦堪忧
    美国务卿:东南亚国家可能获较好关税税率 中国承诺签署东南亚无核条约 中马将免签
    川普再次关税威吓 东南亚纷纷"滑跪" 一学生中考后被骗东南亚电诈园区,被迫背诈骗话术
    《财富》东南亚500强中,面积最小的国家创收最高 德国主流媒体集体聚焦:特朗普令东南亚倒向中国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