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人去哪了?上海面臨"斷代危機"
中國最具活力的國際大都市上海,正因其生育率跌至全球最低水平之壹,並被預言將逐步走向“斷代”的境地,近日在大陸社交媒體上引發廣泛關注。“上海本土人去哪了?”“為什麼街頭越來越聽不到上海話?”這些充滿焦慮的疑問此起彼伏,不僅折射出這座城市在人口結構、文化傳承上面臨的深層挑戰,更透露出對其未來活力將徹底喪失的悲觀預期。
上海“世界最低”的生育率警報 成中國人口困境縮影
大陸社交平台上,壹些網友表示,“發現現在的上海有錢人都是外地人,小區裡都沒人講上海話了。”“現在走在上海的街頭,越來越聽不到上海話了。”
根據上海衛健委發布的最新數據,2023年上海的總和生育率僅為0.6,創下全球最低紀錄之壹。這意味著,上海的生育率連更替水平的1/3都不到。盡管2024年略微回升至0.72,但仍遠低於國際公認的維持人口世代更替水平所需的2.1,是全球最低水平之壹。上海已深陷“低生育率陷阱”。
這不僅是上海壹地的問題。中國的人口數據也同樣亮起紅燈:2023年中國總和生育率遠低於1.5的“高度敏感警戒線”。壹旦總和生育率長期低於1.5,經濟社會發展就有整體跌入“低生育率陷阱”的風險。
尤為值得壹提的是,中國近年來生育率的微弱提升,很大壹部分源於全面贰孩政策帶來的生育堆積,即過去受政策限制的生育意願在短期內集中釋放,這並非可持續的長期趨勢。
從“數據倒掛”看年輕人不願生育的掙扎
上海戶籍人口自然增長率已經連續多年呈現負增長。據上海官方數據,2023年年末,上海全年常住人口出生9.8萬人,出生率為3.95‰;死亡15.8萬人,死亡率為6.37‰;2024年全年常住人口出生11.8萬人,出生率為4.75‰;死亡15.6萬人,死亡率為6.28‰。常住人口自然增長率持續為負。
更值得關注的是,2024年上海常住人口中,壹孩率高達70.2%,而贰孩率僅為25.4%,叁孩率更是微乎其微,顯示出“少生”甚至“不生”已成為主流選擇。

財經大V“何亞福園地”和財經博主“小咖說”的文章,共同揭示了上海年輕人不願結婚生子背後的多重因素:
高昂的房價:作為中國房價最高的城市之壹,住房壓力是壓垮許多育齡夫婦生育意願的“殺手”。
高城鎮化率:城市居民的生育率普遍低於農村居民,上海作為高度城市化地區,這壹特征尤為明顯。
生育年齡推遲:上海戶籍女性的平均初育年齡不斷推遲,從2015年的29.01歲延至2023年的31.66歲,這大幅縮短了女性的生育窗口期。
結婚人數銳減:《上海統計年鑒2023》顯示,從2013年至2022年,上海結婚登記對數從14.95萬對驟降至7.2萬對,婚姻的減少直接影響了生育。
社會壓力綜合體:除經濟因素外,社會環境、文化壓力、教育內卷、養老負擔,以及獨生子女缺乏經營婚姻經驗等壹系列綜合因素,共同將年輕人的生育欲望壓至冰點。
“小咖說”表示,認識壹個上海的“50後”,他有壹批老朋友,年紀都在65歲到70歲之間,孩子都在40歲左右。這批人裡邊有壹半以上的孩子,要麼沒結婚,要麼結了婚卻不打算要孩子,願意要第叁代的連壹半都不到。更絕望的是,這些40歲左右的年輕人很多連戀愛都不談了,別說結婚生孩子了。
他感慨道:兄弟姐妹最多的50後、60後,養出了壹代獨生獨居無後的年輕人。這意味著當50後、60後、70後老去的時候,他們中的很多人將要面臨沒有孫子輩、沒有子女在身邊的晚年。未來他們要靠養老院、護理院獨自走完最後壹程了。甚至有不少70後上海人還支持自己的孩子不結婚、不生孩子,覺得這樣可以少點麻煩,少點痛苦。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被稱為上海“世界最低”的生育率警報 成中國人口困境縮影
大陸社交平台上,壹些網友表示,“發現現在的上海有錢人都是外地人,小區裡都沒人講上海話了。”“現在走在上海的街頭,越來越聽不到上海話了。”
根據上海衛健委發布的最新數據,2023年上海的總和生育率僅為0.6,創下全球最低紀錄之壹。這意味著,上海的生育率連更替水平的1/3都不到。盡管2024年略微回升至0.72,但仍遠低於國際公認的維持人口世代更替水平所需的2.1,是全球最低水平之壹。上海已深陷“低生育率陷阱”。
這不僅是上海壹地的問題。中國的人口數據也同樣亮起紅燈:2023年中國總和生育率遠低於1.5的“高度敏感警戒線”。壹旦總和生育率長期低於1.5,經濟社會發展就有整體跌入“低生育率陷阱”的風險。
尤為值得壹提的是,中國近年來生育率的微弱提升,很大壹部分源於全面贰孩政策帶來的生育堆積,即過去受政策限制的生育意願在短期內集中釋放,這並非可持續的長期趨勢。
從“數據倒掛”看年輕人不願生育的掙扎
上海戶籍人口自然增長率已經連續多年呈現負增長。據上海官方數據,2023年年末,上海全年常住人口出生9.8萬人,出生率為3.95‰;死亡15.8萬人,死亡率為6.37‰;2024年全年常住人口出生11.8萬人,出生率為4.75‰;死亡15.6萬人,死亡率為6.28‰。常住人口自然增長率持續為負。
更值得關注的是,2024年上海常住人口中,壹孩率高達70.2%,而贰孩率僅為25.4%,叁孩率更是微乎其微,顯示出“少生”甚至“不生”已成為主流選擇。

財經大V“何亞福園地”和財經博主“小咖說”的文章,共同揭示了上海年輕人不願結婚生子背後的多重因素:
高昂的房價:作為中國房價最高的城市之壹,住房壓力是壓垮許多育齡夫婦生育意願的“殺手”。
高城鎮化率:城市居民的生育率普遍低於農村居民,上海作為高度城市化地區,這壹特征尤為明顯。
生育年齡推遲:上海戶籍女性的平均初育年齡不斷推遲,從2015年的29.01歲延至2023年的31.66歲,這大幅縮短了女性的生育窗口期。
結婚人數銳減:《上海統計年鑒2023》顯示,從2013年至2022年,上海結婚登記對數從14.95萬對驟降至7.2萬對,婚姻的減少直接影響了生育。
社會壓力綜合體:除經濟因素外,社會環境、文化壓力、教育內卷、養老負擔,以及獨生子女缺乏經營婚姻經驗等壹系列綜合因素,共同將年輕人的生育欲望壓至冰點。
“小咖說”表示,認識壹個上海的“50後”,他有壹批老朋友,年紀都在65歲到70歲之間,孩子都在40歲左右。這批人裡邊有壹半以上的孩子,要麼沒結婚,要麼結了婚卻不打算要孩子,願意要第叁代的連壹半都不到。更絕望的是,這些40歲左右的年輕人很多連戀愛都不談了,別說結婚生孩子了。
他感慨道:兄弟姐妹最多的50後、60後,養出了壹代獨生獨居無後的年輕人。這意味著當50後、60後、70後老去的時候,他們中的很多人將要面臨沒有孫子輩、沒有子女在身邊的晚年。未來他們要靠養老院、護理院獨自走完最後壹程了。甚至有不少70後上海人還支持自己的孩子不結婚、不生孩子,覺得這樣可以少點麻煩,少點痛苦。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延伸閱讀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