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這6類食物最易中毒!最後兩個90%的人不知道

前段時間,湖南祁陽縣壹家6口吃了毒蘑菇住院治療,4人進了ICU,其中1人病危。他們家住在山腳下,每年都會去山上撿野蘑菇吃,這次不小心吃到了毒蘑菇。




湖南祁陽縣壹家6口因吃毒蘑菇住院治療丨微博@新京報

實際上,夏季是食物中毒高發季——好吃野味,高溫加速細菌繁殖,貪涼吃生食……稍不注意就“病從口入”。

今天我們整理了6類最易被忽視的“中毒食物”,同時附上“保命指南”,看完趕緊轉發給家人!

毒蘑菇中毒最常見,基本發生在家裡

在我國,食源性疾病事件排在第壹位的是采食毒蘑菇中毒。

2023年我國共上報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6960起,發病人數30237人,死亡人數90人,這些事件主要發生在6~9月。發生中毒的案例中,毒蘑菇中毒事件最多,占事件總數的44.35%,而且89.93%的中毒案例都發生在自己家裡,主要原因就是誤采誤食毒蘑菇導致中毒。

毒蘑菇又稱毒蕈、毒菌等,是指食用後能造成人毒性反應的大型真菌的子實體,其中大部分屬於擔子菌,少數屬於子囊菌。世界范圍內已報道的毒蘑菇約有1000種,我國目前已報道480種。

保命指南:毒蘑菇肉眼是比較難辨的,民間壹些辨別方法並不壹定靠譜,而且毒蘑菇中毒症狀是特別凶險的,死亡率比較高,所以預防毒蘑菇中毒最好的辦法就是不采不食野生蘑菇。

肆季豆中毒,夏季是高發期之壹

肆季豆是夏季餐桌上常見的壹種食物,清炒肆季豆、幹煸肆季豆、燜豆角等,都深受大家的喜歡。不過,肆季豆雖然好吃,但若烹調不當也很容易導致食物中毒。

生的或未煮熟的肆季豆中含有皂苷、植物血凝素,這是兩種常見的天然毒素。皂苷對消化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胃腸道不適;植物血凝素具有凝血作用,可導致劇烈嘔吐。

肆季豆中毒壹年肆季均有發生,多發生於集體用餐單位,比如某市2008~2015年集體食堂食物中毒事件發生39起,以1月、2月和7月、8月為高發期,其中肆季豆和扁豆,共有12起,占中毒食物的30.7%。


好消息是,這些毒素在高溫下可被破壞,所以只要將肆季豆徹底煮熟就可以放心吃了。

保命指南:在烹飪肆季豆時,壹定要先將其煮熟。要涼拌也需煮透,以失去原有的生綠色、食用時無生味和苦硬感為煮熟的標准。煮的時候可以多煮壹會兒,確保把有毒物質徹底破壞掉,這樣才能放心享用美味的肆季豆。

生醃、醉蝦等美味,卻暗藏寄生蟲風險

沙蝦清甜且肥厚,血蛤肉質脆而嫩,青膏蟹細嫩鮮美,入口時還帶有冰沙感……自夏初起,售賣生醃的店家逐漸增多,壹盆盆混合著醬油、黃酒的調味汁中,浸泡著螃蟹、蝦、血蛤、生蠔,上面覆蓋著香菜、小米辣與檸檬。除經典菜品外,還有象拔蚌、墨魚,甚至生魚片、田螺、龍蝦等淡水水產,除了醃制,還有嗆、醉、醬、撈汁等方式,這無疑為喜愛生冷美食的人開拓了新的領域。

不過,生醃雖美味,卻存在壹個很大的隱患——寄生蟲。

海產品體內寄生蟲適宜生存的環境和人體環境差異較大,對人體健康的風險相對較小。但壹些海水寄生蟲也能感染人類,例如異尖線蟲。異尖線蟲壹旦進入人體,就會引發急性異尖線蟲病,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急性異尖線蟲病由大量活蟲侵入體內引起,這些活蟲鑽入人體組織,導致組織腫脹、發炎甚至出血,進而使患引起惡心、腹痛及嘔吐等症狀。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壹頁123下壹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