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輪外賣大戰"戰報"亮眼,但第壹批"受害者"出現了

上周末,各大外賣平台開啟第贰輪補貼大戰,美團表示“周六,快樂繼續”,淘寶閃購則是“188元大券包,伍頓我全包”。很多消費者也曬出了“戰績”,如低價買到奶茶以及0元喝到咖啡。
然而,這場外賣大戰中,無論是商家、店員、騎手、消費者,幾乎無壹例外受到了沖擊,訂單量猛增的同時,店家爆單、騎手不足、送餐延遲、訂單出錯等問題頻出,也暴露了“大額補貼”帶來的深層矛盾。
商家被迫卷入“大戰”
有媒體報道,上周六,部分奶茶門店在短時間內湧入大量“0元免單”的外賣訂單,自動接單系統直接崩潰,無法正常接單制作,無奈只能暫時閉店。
如此龐大的免費訂單,正是來自各大外賣平台的大額補貼,諸如“滿18元減15元”或者直接“無門檻18.8元”等優惠券疊加,不少消費者能輕松以極低價甚至0元,買到拾幾元的茶飲。
雖然無奈閉店的是少數情況,但記者在走訪市場時發現,不少中小商家對平台補貼應對不足,只能被迫卷入“外賣大戰”。
“大的連鎖品牌可能平時單量比較大,公司總部與平台可能有提前溝通,但我們沒想到平台補貼這麼狠,10點鍾剛上班,系統自動接單已經拖到地上了,咖啡機幾乎壹刻不停,簡直幹到冒煙。”普陀區武寧路壹位連鎖咖啡品牌的加盟商告訴記者,原價15元的冰美式用上優惠券就能“0元購”,壹個上午賣出了伍六拾杯,創下新高。
訂單量和銷量同步提升,卻讓店員成了“受害者”。該加盟商表示,通常上午的生意壹般,只安排了壹人上班,結果那位店員忙到連軸轉,甚至忘記糖分和冰量。記者還從壹些兼職的暑期工了解到,壹線店員對外賣大戰並不歡迎,他們通常是小時工,並沒有提成,外賣爆單幾乎讓原本的工作量翻倍,但收入卻沒有上漲。

2025年7月8日,外賣平台企業京東、美團、餓了麼商戰升級,“紅黃藍”騎手穿梭於上海各大商圈及道路,隨處可見“忙取忙送”的小哥。
另外,大額補貼雖然拉高了外賣銷量,但卻直接沖擊了線下消費的體驗感。比如,記者無意中也成了外賣大戰的“受害者”。上周六,記者在小程序提前點單後前往線下取餐,結果發現出餐口鋪滿了各類飲料,原本依靠取餐碼取餐的模式,根本無法適應大批量的外賣訂單。“要麼你隨便選壹杯做好的,要麼你還要再等半小時。”在店員的建議下,記者最終選擇了壹款提前做好的飲料。
短期提振消費效果顯現
經歷第贰輪補貼大戰後,7月13日凌晨,美團率先發布“戰報”稱,截至12日23時36分,美團即時零售日訂單量超過1.5億,再度突破此前創下的“1.2億”大關。第贰天,淘寶閃購聯合餓了麼宣布,日訂單量再次突破8000萬創新高(不含自提及0元購),日活躍用戶數在突破2億基礎上環比淨增15%,訂單准時率穩定在96%。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延伸閱讀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