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热射病死人,一个拒用卫生巾的女孩

之前有一个刚认识的朋友,他听说我是一个很环保的人,初次到我家做客,就开始和我打辩论。我说有些物品可以重复利用,他说浪费水;我说可降解产品,他说环保营销。


但是当聚餐结束后,他看到我一个人默默地把所有的垃圾,开始分类、清洗、回收,并且是很自然、很开心地做这样一件事情时,他走过来,开始和我一起做垃圾的分类。

我逐渐意识到,环保这件事,重点不是在改变别人。当你做好自己的事情时,自然会有人被你的执着所打动。



垃圾分类的意义

宣传环保,并不是鼓吹大家活成地球的奴隶。

大家想保护和在意的事物,往往都是跟自己有关系的。那么到底如何推广环保呢?

对于这个问题的结论,或许乍一看觉得很荒谬,和环保本身并不搭边。因为它无关减塑和节能,也不需要作出任何减碳承诺。

我给出的推荐是——多做一个“自然人”,少一些我们作为“社会人”和“经济人”的这两种属性。

一个简单而具体的实践是,多逛一逛集市和菜市场,摸一摸沾有泥士的蔬菜,与具体的人打交道,感受一下市场和大超市的不同——它所包含的人情味和季节气。

也可以是种一株植物,或者淋一场雨,然后闻闻衣服上除了汗味、香水味、干净的洗衣液味之外的自然微生物军团气味。

当我们和自然建立更多联系的时候,大家才会更积极地保护它。

如果我们都活在城市的水泥盒子里,野生动物在电视里,美好的自然环境在电脑壁纸上,食物来自外卖或冰箱,环保就是陌生而遥远的。

再严重的环境问题,看起来都像是个故事。

环境纪录片刚看完觉得很吓人,久而久之,真实上演的故事,马上就会和某个虚构性灾难电影的画面混淆,消失在记忆里。

总会有其他更紧迫的事情,需要我们的关注。




共处一片海滩,上面是动物留下的痕迹,下面是人类留下的痕迹。

当然,过度的环保焦虑,也不值得提倡。

老一辈的人没有面临空气污染、气候危机等问题,但是也曾遭遇战争、饥饿等问题。

我们这一代人,递到我们手里的试卷,有一道很大分值的题,就是气候问题。

与其讨论这道题有多难,不如把注意力放到,我们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怎么闯这个关。

我是不是可以做出我生活中小小的改变,来一点一点的抵消,抗衡呢?

也许是节约一个矿泉水瓶,又或者是少用一根吸管。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