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麼多中國人深陷債務深淵
不過,和銀行打交道還是相對容易的。
在疫情期間,政府要求銀行對受影響的借款人寬容壹些,銀行同意免除數萬元利息。真正的難題是應付那些從網絡貸款平台借錢後遭遇的“催狗”。他們不斷用不同的電話騷擾白女士、她的朋友和親屬,讓人無法屏蔽。
她尤其憤怒的是對父母的騷擾。她說:“在中國,我們壹般不會把壞消息告訴父母,他們因此非常非常受打擊。”
白女士因此患上抑郁症,還曾產生輕生念頭。她的丈夫最終和她離婚。
中國針對催收行業的相關法規還很新,執法也不夠到位。法院不僅沒有幫助白女士,還把她列入“社會信用”黑名單,導致她不能乘坐飛機、高鐵,也不能住豪華酒店。
那麼,債務人能從哪裡獲得幫助?
線上互助群體正在發展。芬蘭圖爾庫大學的 Jiaqi Guo研究了在豆瓣上的壹個組織“負債者聯盟”。這個組織成立於2019年,如今已有超過6萬名成員。
Jiaqi Guo博士說,用戶經常討論“社死”,指的就是因為“電話轟炸”這種催收手段導致的人際關系破裂。
隨著負債人數量的增加,政府也試圖表現出壹絲同情。去年,中國禁止催收公司威脅使用暴力、使用辱罵性語言或在深夜打電話騷擾。政府還提醒貸款機構要保護個人信息(大概是指不要濫用通訊錄數據)。
但在中國,數據隱私法規執行松散。債務人論壇上的投訴顯示,催收人員的恐嚇和侵犯隱私行為幾乎沒有改變。
壹個可能起到幫助作用的改革,是引入類似於發達國家的個人破產法,防止債務人因為債務索賠而被徹底榨幹。
缺乏這類法律也助長了高利貸平台向絕望的違約者發放高息貸款。2021年,深圳成為中國首個引入個人破產法的城市。但這個制度運行得非常謹慎。到2024年9月底,申請破產保護的人數超過2700人,但法院只受理了大約10%的案件。
還有其他壹些地方也在試點類似計劃。但中央政府並不急於推動全國性立法,因為債權人往往是國有大公司,官員擔心這樣的法律會被視為對沖動消費或投機投資的縱容。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延伸閱讀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