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县城文科女,踩中张雪峰所有雷区后
可当她工作时间越久,越多问题也就浮出水面。
在工作中,她需要用精美的文案,营销精致利己的消费主义:“独立女性想要拥有美好的生活需要买……”
可是,美好生活背后却很残酷。作为广告的生产制作源头,她和她的同事们通过营销“成功学”“优绩主义”,来洗脑别人。自己却既没有拥有美好生活,也并不认同传播的所有内容。
比如护肤品的7天淡斑,大家都知道是假的,但必须这么写。比如,那些针对中产女性的奢侈品营销,甲方永远要求她们重复那几个营销点,并且限制到模特必须穿什么衣服摆什么姿势,几乎不给创新的空间。
一切荒谬而割裂,不断拉扯着彭彭。那还要遵守这样的游戏规则吗?
在成为六边形战士后,彭彭的工作内容似乎也停滞了,整日被琐碎缠身,才20出头的年纪,只能吃着职场大饼,被老板压榨,为他的公司做嫁衣。
“被扫地出门后,我是谁?”
她这几年出席大大小小的名流聚会,也多是以观察者的身份,很多人说着彭彭听不懂的上海话,她仿佛悬浮在名利场的上空,隐形,神游。

彭彭工作期间看展
只有躺在出租屋的床上时,她才觉得这是属于她的空间。
“工作已经不能再给我价值感了”,于是,彭彭决定跳出这个看似光鲜亮丽的圈子,寻找下一个出口。
曾经被搁置的梦想,又一次被她拾起。她想找到更好的工作,攒一笔钱去申请留学,这次,她要学习纯粹的艺术。
为了找到资源更好、薪资更高的工作,她将目光瞄准大公司,但朋友劝她说大公司不适合她,没有自由创作的氛围,还是根据客户需求,拿钱办事。
彭彭不这样觉得,在任何平台上,她都能吸收到利于成长的东西,充分利用自己拥有的资源,是她一直以来赖以生存的技能。
但后来,她发现想去的广告、艺术公司,只想招有行业垂直经验的人,而不是像她这种什么都会一点的“全才”。而彭彭收到的offer,给出的薪资条件无法支撑完成她攒钱留学的计划。
职场碰壁也无大碍,之前再艰难的路都走过了,这次,她相信一定能继续走下去,所以,就算没攒到钱,彭彭还是申请了法国的艺术学校。
没过多久,政策上发生变动,那间学校的录取率变得比耶鲁更低,几乎完全将外国学生拒之门外……
申请学校变得艰难无比,这让她终于对权威价值体系祛魅。“导师可能不到10秒就浏览了我做了一年的作品,然后就否定我,那我到底是谁,我想做的到底是什么?”
彭彭还是喜欢艺术,但不再喜欢艺术圈的游戏规则。
她不想再把自己的人生,交给评审团那短短10秒钟的筛选里。她的人生,应该自己做主。
去年10月份,她放弃申请学校,从上海回到家乡。
她决定不再迎合任何人的标准,在创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锚点。
她开始在小红书上分享这几年的经历与感悟,大批县城女孩涌入她的评论区。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