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电影市场这半年:《哪吒》之下,"无人生还"
从实际作用原理上来说,目前行业中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哪吒2》显着拉高了观众对电影的期待,导致对其它影片难以提起兴趣。
能佐证这一逻辑的证据不少。李捷在上影节论坛上公布了一个数字,“春节后灯塔研究院调研数据显示,15%的观众期待提升直接导致部分影片票房不及预期。”
从豆瓣评分来看,上半年能拿到8分以上的国产片仅《哪吒2》一部,哪怕算上进口片也只有《F1:狂飙飞车》和《新·驯龙高手》(另有几部在国内上映的批片非2025年新片)。即便把标准放宽到7分,国产片7分以上的也仅有5部,评分排第二的国产片是7.1分的《熊出没·重启未来》。这一情况和过往的每一年相比都更显惨淡。在剧集作品的豆瓣评分被以“通货膨胀”来讨论的当下,电影的评分却好似在经历“通货紧缩”。

部分热映影片的豆瓣评分(图源:豆瓣)
这也是观众心态变化的侧面印证。当预期提升之后,原先认为质量“中等”的作品,越来越容易落得一文不值的境地,7分在观众眼中如若4分,6分在观众眼中如若2分,根本不值得为了它们专门去一趟影院。够好的赢家通吃,不够好的满盘皆输。
如果说低频观影人群的“垄断”主要影响的是头部影片,那么观众期待提升则让腰部影片的处境尤为艰难。
过去一度行之有效的“方法论”们,如今纷纷被打上了问号。喜剧片一度被视作大档期刚需,而《人生开门红》在比前作豆瓣评分还高的情况下,票房只拿到了前作的十分之一。《分手清单》延续《前任攻略》系列的风格,但票房还未能突破7000万,爱情片也走不通了。去年帮助暑期档完成预热的《云边有个小卖部》收获将近5个亿,今年同样是张嘉佳的作品改编的《天堂旅行团》也不到7000万。有不俗口碑加持的《大风杀》,作为近年来流行的悬疑犯罪类型,才收获不到6000万票房,甚至登陆流媒体之后的成绩反而更为亮眼一些。

《人生开门红》的评分与票房数据(图源:豆瓣、猫眼)
腰部影片的失落,最致命之处还不在于投资人或影院的收益,而是对电影市场人才培养体系的重大打击。万达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陈祉希提到,上一代新导演的成功催生了“高追求”效应,但新一代导演的补给却严重不足,导致市场整体供给不足。可是,新导演接触市场、训练能力的起点站必然是腰部影片,而如今腰部普遍乏人问津的情况,只会让新导演纷纷碰壁,从而失去投资人的信任,加剧青黄不接的情况,竭泽而渔。
“短视频化”到底是不是解法?
如果要用一个关键词总结过去在腰部影片身上行之有效的“方法论”们,这个词非“短视频化”莫属。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Note: | _VIEW_NEWS_FULL |
延伸阅读 | Mor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