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电影市场这半年:《哪吒》之下,"无人生还"
《酱园弄·悬案》随着新片上映只能止步于4亿左右,翻身无望。虽然《F1:狂飙飞车》已经掀起口碑风暴,《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剑指系列票房新高,但二者依然能量有限,难抵5亿大关。
回首这半年,失败者不知凡几。清明、五一、端午纷纷创下数年来的最差纪录,过去曾经奏效过的“方法论”都失效了。然而,讽刺的是,如果只看票房规模,今年上半年的票房体量甚至比去年同期高出约20%,连常年位居全球第一大市场的北美市场,也是前不久才刚刚超过中国市场,目前尚未拉开差距。可以预见的是,即便到年末复盘时,票房数字也远远体现不出市场的惨烈程度。
原因想必无需多言——《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历史级别的154.45亿占了大头。良性的市场本不应是零和博弈,热门影片带动市场一荣俱荣也曾是过去的常态,但在观众对电影关注度持续降低的现在,必须承认的是,《哪吒2》的确赚走了全行业的钱,且它的成功方式也很难为大多数电影公司所复制。

哪吒下映纪念微博(图源:@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
市场寒气从去年贯穿至今年,而电影市场缺乏真正的造血能力,大麦娱乐总裁李捷在上影节论坛上提到,“最近几年大量行业的资金全部在市场内部流转,没有什么外部资金进入电影行业。”所以,前序项目票房差已经几乎导致了席卷全行业的开机难题,影视公司只能不断地在降本方面寻求质的突破。
但降本似乎又与《哪吒2》所揭示的成功法则背道而驰,终究成本解不了“内容不对路”的题。怎样在不同的生产条件下,写出让今天的观众还感兴趣的故事,成为了全行业首要迫切期待知晓的答案。
电影市场的残酷性就在于,它太直观、太真实,但是电影市场的可贵之处也恰恰在此。因为当血淋淋的数据砸在人面前的时候,人没有办法再心存任何幻想,唯有加快转身的脚步。
《哪吒2》挣走了全行业的钱
《哪吒2》最大的虹吸效应体现在低频观影人群上。
做一道最简单的数学题,以2024年的数据为例,一年就进一次电影院的人,按灯塔和猫眼的统计口径,分别占到总观众数量的57%和55%。这部分人所贡献的票房有100亿左右,占比约为全年的四分之一。而观影频次的人群占比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巨大改变,在有两个档期高峰的年份里,它也最多只能降至接近50%,比如2021年(春节档和国庆档)和2023年(春节档和暑期档),而单峰的年份则会逼至60%。在今年,毫无疑问,这一群体中的大部分人的选择已经花落《哪吒2》,这部分票房便很难再与其他影片结缘。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Note: | _VIEW_NEWS_FULL |
延伸阅读 | Mor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