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诈"杀猪盘哥"决定坦白:我才18,怎么...

今年五月初,我在某社交平台上找到了一位盘哥。他的账号IP显示为柬埔寨,发布过几条电诈园相关的帖子。出于媒体人身份,我私信问他是否愿意和我聊聊,聊了几句之后,他说,“抱歉,你勾不起我聊天的兴趣。”
我原以为交流到这里就结束了。几个小时后,他又主动发来信息。他说每次和“客户”聊天神经都绷得很紧,也需要有人说说话。在平台私信聊了半个月之后,他才发来自己的真人版微信。他的最近一条朋友圈是他在KTV喝酒的照片,配文是:“当你一个月能挣十万的时候你就不会抱怨生活的不公。”当他开始信任我时,他终于愿意告诉我他的真名,我用微信转账试着验证,名字和最后一个字一致。他让我叫他“小旭”。
小旭在柬埔寨某电诈园工作,专做“杀猪盘”。一次闲聊时,他告诉我他不喜欢柬埔寨的天气,总是一连就下半个月的雨。他想炫耀自己的“业务能力”,于是主动分享给我一份文件,是他的“养猪”话术包,里面包含六七十条聊天文案,全是小旭自己“创作”的,主题包括情感倾诉、时事政治、投资、星座、个人故事,等等。所谓“养猪”,是指诈骗分子培养和受害者之间的感情和信任。他们将精心策划的剧本、话术包、包含不同场景的图片和视频库视作“养猪”的“饲料”。
最近,小旭有一个很喜欢的丹麦童话“饲料”。故事的主角是王子和邻国公主,他们彼此相爱,公主却被迫嫁给了另一位国王。临别那天,春天刚刚开始,王子送她一束郁金香。王子说,希望我们的感情就像郁金香一样,它会枯萎,也会在明年春天再次绽放。

小旭在话术包里特别标记了这个带着淡淡遗憾的故事。讲完故事后,他还会对那些遥远的女性“客户”说,王子的话也代表我的心。
小旭负责“日本盘”,他的“客户”大多是45岁以上、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日本女人——小旭说,这几年,中国人的反诈意识越来越强,诈骗集团逐渐把重心转移到海外市场。他的人设之一是韩国人,48岁,经营连锁咖啡店,离异,带着一个8岁的儿子。
他发来三张他和客户的聊天截图,对话中,他游刃有余地把控着节奏,装饰着氛围。他对她们说,我已经不再是二十几岁的人了,我想把更好的东西给你,我可以做到。
小旭的真实年龄是18岁。他没有去过日本,也没有去过韩国,因为他没有护照。他是偷渡去的缅甸和柬埔寨。
他每天上班11个小时,用翻译软件同时聊6、7个客户。聊天之外,他用空闲的时间学习关于日本的知识。他看完日本电影《楢山节考》,会记录下电影情节和文化背景;他知道机器猫是川崎市的特别市民;为了让咖啡店老板的身份看起来更扎实,他特地去学了拉花。
为了合情合理地把话题引到“投资”,他前期会进行大量铺垫。在美国增加全球关税时聊他企业的经营成本,在特朗普(专题)与泽连斯基谈俄罗斯停火条件时聊美国的霸权主义,还会聊到日本人熟悉的泡沫经济、“广场协议”、“失落的三十年”。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Note: | _VIEW_NEWS_FULL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