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 以色列向中國喊話:你不買,伊朗就崩潰
以色列向中國喊話,呼吁北京利用自身經濟、政治影響力來遏制伊朗在軍事、核子發展的野心。以色列駐上海總領事貝爾(Ravit Baer)周贰表示,中國是唯壹能影響伊朗的國家,如果中國不買伊朗的石油,伊朗就會崩潰。
《彭博》報道,貝爾發表上述言論之際,以色列與中國的關系正因加薩地區的沖突,以及上(6)月對伊朗的襲擊而陷入緊張,伊朗是北京在中東的重要合作伙伴。
在以色列和伊朗為期12天的戰爭中,伊朗的軍事、核子設施遭到嚴重的破壞,多名高階軍事指揮官、原子科學家喪生。在美國斡旋下,雙方在上周達成停火協議,不過德黑蘭方面對於停火協議的能持續多久持懷疑態度,並表明,准備好對以色列任何壹輪新侵略行動進行報復。
伊朗的主要合作伙伴中國和俄羅斯都譴責以色列的攻擊,但沒有對德黑蘭公開表示支持。北京壹直呼吁以色列結束與哈瑪斯在加薩的沖突,並采取措施為巴勒斯坦人實現兩國的方案。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則稱,這將威脅到以色列的安全。
中國購買了伊朗約90%的石油出口,伊朗石油出口量約每日170萬桶。此外,北京於2021年簽署了壹項戰略伙伴關系協議,概述了中國在未來25年內,對伊朗4000億美元的潛在投資。
貝爾直言,北京可以向伊朗施壓,他們對於德黑蘭有政治影響力,他們可以幫助改變伊朗在該地區令人痛心的行動,中國“可以做很多事”。

不過,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中國能夠在軍事、核子戰略方面對伊朗產生重大影響。盡管近年來德黑蘭與北京、莫斯科的關系日益加深,但他們始終反對外過幹涉關鍵政策決策。此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處理與伊朗的關系時,可能更傾向於經濟合作。
貝爾坦言,中國可能無意成為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調解人,因為調解人責任重大,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並做出艱難的抉擇。貝爾補充,盡管自2023年以巴沖突後,北京公開譴責以色列,但雙方關系並沒有明顯惡化,中國仍是以色列繼美國之後最大貿易伙伴。即使在政治議題上存在分歧,也不代表無法合作。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已經有 17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中東局勢緊張,《彭博》報道,貝爾發表上述言論之際,以色列與中國的關系正因加薩地區的沖突,以及上(6)月對伊朗的襲擊而陷入緊張,伊朗是北京在中東的重要合作伙伴。
在以色列和伊朗為期12天的戰爭中,伊朗的軍事、核子設施遭到嚴重的破壞,多名高階軍事指揮官、原子科學家喪生。在美國斡旋下,雙方在上周達成停火協議,不過德黑蘭方面對於停火協議的能持續多久持懷疑態度,並表明,准備好對以色列任何壹輪新侵略行動進行報復。
伊朗的主要合作伙伴中國和俄羅斯都譴責以色列的攻擊,但沒有對德黑蘭公開表示支持。北京壹直呼吁以色列結束與哈瑪斯在加薩的沖突,並采取措施為巴勒斯坦人實現兩國的方案。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則稱,這將威脅到以色列的安全。
中國購買了伊朗約90%的石油出口,伊朗石油出口量約每日170萬桶。此外,北京於2021年簽署了壹項戰略伙伴關系協議,概述了中國在未來25年內,對伊朗4000億美元的潛在投資。
貝爾直言,北京可以向伊朗施壓,他們對於德黑蘭有政治影響力,他們可以幫助改變伊朗在該地區令人痛心的行動,中國“可以做很多事”。

不過,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中國能夠在軍事、核子戰略方面對伊朗產生重大影響。盡管近年來德黑蘭與北京、莫斯科的關系日益加深,但他們始終反對外過幹涉關鍵政策決策。此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處理與伊朗的關系時,可能更傾向於經濟合作。
貝爾坦言,中國可能無意成為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調解人,因為調解人責任重大,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並做出艱難的抉擇。貝爾補充,盡管自2023年以巴沖突後,北京公開譴責以色列,但雙方關系並沒有明顯惡化,中國仍是以色列繼美國之後最大貿易伙伴。即使在政治議題上存在分歧,也不代表無法合作。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分享: |
注: |
延伸閱讀 | 更多...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