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男主為什麼要辭職?岳父北上高就,贅婿只能緊緊跟隨

我們按照“注水”劇情的內容,來試著補齊男主角的前半生吧。男主角小時候,生活在壹個沒見過世面的小村莊當中。這裡的老百姓世代為農,樸素善良,但也過著相對貧瘠的生活。男主角通過努力學習,考上了名牌大學,從而開啟了改變命運之旅。當然,他的“改變命運”,也是較為艱難的。
劇情內容當中說,男主角和另外兩位男主(其中壹位是已經犧牲掉的男配)有學生會主席的投票資格,這也就意味著,這叁位青年,都是在學生會工作的。但凡咱們上過大學的,都知道,在學生會工作的青年們,都是要求進步的。而且,學生會工作的經歷,是可以寫入到個人履歷當中去的,在體制內單位工作的時候,是有面試便利的。

畢業之後,叁位青年都進入到了自己的崗位上。而擺在男主這位青年面前的,則是通過婚戀的方式,避免自己多奮斗幾拾年。李人駿有小姨(或者是妻子的小姨?)幫襯。另壹位犧牲掉的同志,沒人幫襯,妻子是小學老師,屬於靠自己努力向前、努力進步的。這位同志,就有了壹個不學無術的小舅子,最後,還被小舅子給栽贓陷害了。對於男主而言,他畢業之後的人生之路,應該怎麼走呢?
他選擇了當贅婿。男主媳婦的父親,是高高在上的。而男主,只能和媳婦住在岳父家中。岳父是可以調派男主很多事情的,我們說“任何事情”似乎也並不為過。是不是因為男主岳父的原因,男主才能領先另外兩位同學,率先來到省城工作呢?其實,對於壹個小鎮做題家而言,沒有岳父家的經濟幫襯的話,壹套學區房,就可以男主他大半輩子。而有了岳父家的幫襯,就是去北京住學區房,都是分分鍾的事情了。

我對於男主性格的理解是,他出身貧瘠之地,卻缺乏讀書人基礎性的高傲,在生存面前,他選擇了委曲求全,選擇了讓自己少奮斗幾拾年,甚至於是很多人幾輩子都奮斗不出來的。咱們有些人固有模式認為,貧瘠之地的人們,就必然軟骨頭,必然像壹條接著壹條的哈巴狗。實則,哈巴狗性格,是不區分貧瘠之地,還是富裕之區的。我見有些拾分富裕的編劇,依舊對平台方搖尾乞憐呢,關鍵時刻,還背刺與自己合作的導演呢。
男主角洪亮的性格,我在早前分析張譯在該劇當中表演特征的時候,已經提出過,這是壹個左右搖擺的人,想要孤傲,卻總是委曲求全。洪亮回農村老家,全村人都來找他合影這件事情,倒是蠻寫實的。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另外的事情——洪亮都工作那麼多年了,依舊沒有辦法把自己父母從鄉下接到省城來。這種劇情設計,觀眾們可以參照《城的燈》這部嚴肅文學作品。我說這戲的編劇寶寶們水平低,此處也有原因壹則,編劇寶寶們搞的這些角色性格和背景走勢等等,都是以往影視文學作品用爛的。

在岳父家的飯局上,小舅子和洪亮的對話,也算是把這個家裡邊的地位問題講得明明白白了。小舅子要從事新能源建設,而對話當中,小舅子調侃洪亮——因為是難得的人才,所以,北京的大公司都願意等,沒有因為他壹個多月了還不去報道而不用人了。前面的劇情當中,似乎交代了,岳父也要去北京高就了——具體內容,我忘卻了。
這意味著,岳父壹家,已經全然北上發展了。作為岳父家當中的壹員,男主角也只能被安排——他是岳父家的壹顆螺絲釘,哪裡需要,就往哪裡擰罷了。這顆螺絲釘,好像都不需要有什麼獨立人格。張譯呈現角色的時候,用唯唯諾諾的方式表演,也是正確的。軟飯,是沒有辦法硬吃的啊。貧瘠之地長大且沒有骨氣的洪亮,就必然會唯唯諾諾,為岳父馬首是瞻。

對於岳父而言,安排洪亮去北京,而不是繼續留在省會城市擔任公職,原因也簡單——為了閨女。咱們互聯網上,經常有“拋妻棄子”的小作文,大抵是,男主人公憑借岳父家的勢力上位,岳父退休之前,男主人公依靠岳父能耐,順風順水,而壹旦岳父退休,男主人公權勢大於了岳父,就開啟了“出惡氣”模式,報復岳父家庭——腰板子直了,敢對妻子和岳父吆伍喝六了,曾經多唯唯諾諾,如今就多趾高氣昂——繼而,便是離婚,再娶,彌補自己青年時期的遺憾,找壹個和當年白月光長相相似的但更年輕的女孩子……
岳父安排洪亮跟隨北上,就是斷了他的仕途之路,從而,讓洪亮永遠沒有高自己半頭的機會。即便是去了北京,高就了,不過是給岳父的兒子打工罷了。洪亮這卑微的人生,不過是換了壹座城市繼續罷了。此刻,也到了洪亮人生的分水嶺了。走,還是不走,這是壹個問題。

我之所以說《以法之名》編劇寶寶們水平低,也在於,這些寶寶們那麼多集了,沒有搞明白自己是重故事,還是重角色。懸疑,懸疑沒講好,角色,角色沒安排明白。我見有劇迷把《以法之名》對比《狂飆》。電視劇《狂飆》是典型的重角色,講角色是如何從買漁翁墮落成為大哥大的。《以法之名》卻缺乏這種講述男主角成長歷程的能力,把故事放在了角色之前。
如果我們換壹個敘事視角,按照洪亮的成長歷程來,重新講這個故事,《以法之名》成為文學作品的話,進入嚴肅文學的經典序列,都是有可能的。而如今,這個故事和角色都處理不好的電視劇,就是典型的那啥劇了——我為什麼不用“爛”字呢,因為編劇寶寶們投訴我說,說“《以法之名》是爛劇”是對編劇寶寶們的不尊重。我今天的劇評分析,都親切地稱呼他們為寶寶了,應該夠尊重了吧。(文/馬慶雲)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分享: |
注: |
延伸閱讀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