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香港国安法五周年:民意在新时代如何表达?

2025年6月21日,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五周年论坛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与会者齐唱国歌。


接下来的问题是,人们会否如实表达他们的想法。

李立峰曾引用小林哲郎的一项追踪研究讲解民调自我审查的情况。

调查中,同一批受访者在国安法立法前后受访,结果显示亲民主派的受访者会倾向退出,不愿受访;即使没有退出调查,他们会出现“偏好造假”的情况,例如第一次声称自己曾参与2019年的集会,第二次则表示没有。一名从事民调工作多年的人员向BBC中文表示,近期有受访者被问及政治立场后,直言担心会有负面影响。

这种态度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导致民意呈现上的偏差?李立峰认为,无法衡量比重,因为当中涉及过多因素环环相扣,例如媒体如何呈现及跟进议题、巿民怎样回应。

今年5月,中大亚太研究所公布民意调查,近两成受访者满意政府表现。李立峰留意,个别媒体手法奇怪,以“上升5.9个百分点”为重点——“这就是framing(叙事框架)的问题,尽量讲的时候都不会讲得太批判。”

与此同时,网络少见疯传热门时事评论或政治新闻的情况。李立峰观察,在社交平台还会看某个通缉犯或海外时评人的消息,“今时今日,大家看了就算了,你分享做什么呢?你的朋友未必喜欢看,你又不知道有没有风险?”

他分析,部分受众或担心风险,或对社会环境感心淡失望回避新闻,认为关注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香港学者李立峰

主旋律之外的意见

政治记者谢家杰(化名)有类似的观察。


他觉得,无论社会或编辑室相对没以往重视民调,一方面对于评分能否反映实际评价抱有怀疑,另一方面也思考,“就算评价真的不是太好,是否仍然有过往的政治影响?中央(政府)还会紧张民望?”他认为,“作为一个政治implication(后果),民意调查的能量小了。”

谢家杰在国安法实施后才投身传媒界,现于一间香港本地报章任职记者,主力负责政治及港闻。

他认为,日常工作呈现的民意与真实情况存在落差,“以往民主派的民意在目前的体制没能被代表”,采访时亦面对找不到合适受访者发声的窘态。

2020年中,香港政府以疫情为由押后立法会选举,其后“完善”立法会与区议会的宣誓与选举制度,加强资格审查,引入“爱国者治港”原则,不合资格者不能参选。在国安法下,被法院判决干犯危害国安罪行者,即丧失参选资格。

此外,民主派在2020年举行立法会初选,其中47人举办或参加者被控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这宗被称为“47人案”是国安法颁布以来规模最大的案件。与此同时,多个民主派政党、工会、专业团体等公民组织陆续解散。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香港名流观礼九三阅兵!霍震霆霍启刚父子难掩激动,邝美云很低调 警员被骗到柬埔寨园区?香港保安局回应了
    《侠医》首播,陈豪张曦雯主演,都市剧,中医豪侠闯荡香港都市圈 2025香港小姐冠军陈咏诗!博士生学历 身高最矮
    移加后悔:港女诉恐怖变化 回流香港非为钱 香港警察首部微短剧《郭Sir!学警A班到齐!》上线
    "香港电影之父"黎民伟女儿黎宣去世 享年93岁 1名香港警察被骗至柬诈骗园区,因持警察证被放走
    全球学生聪明榜 加拿大跻身前十 香港夺冠 香港的李家超公布了逐月收礼清单,能推广到内地吗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