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坠崖失业率高 中国兴起"全职乖孙"

根据今年5月的官方数据,不含在校生的16至24岁中国城镇劳动力失业率为14.9%,4月份为15.8%,3月份为16.5%,2月份为为16.9%,1月份为16.1%。


2023年7月17日,中共统计局公布6月份中国青年失业率为21.3%;8月15日宣布,当月起暂停公布青年失业等相关数据。

2024年1月17日,统计局公布称,2023年12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25~29岁、30~59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4.9%、6.1%、3.9%。

这是官方自2023年8月以进一步“优化”劳动力调查统计为由暂停公布青年失业率数据后,首次公布16至24岁青年失业率数据。

北京大学副教授张丹丹曾在一篇文章中表示,若将约1600万名躺平、啃老等不工作者均视为失业,2023年3月份青年的实际失业率最高上看46.5%,远高于官方公布的19.7%。

谁能养得起“全职乖孙”?

耿陆弢表示,“全职乖孙”并不是一个能真正解决养老和就业的办法,“目前能当‘全职乖孙’的,往往是家庭条件较好的中产阶级,祖辈退休金可能每月一万以上。这本来就不是大多数人能负担得起的。中国大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金每月只有几百元,连自己的生活都成问题,怎么可能再养一个‘全职孙子’?”

他认为,能养得起“全职乖孙”的,基本都是体制内退休人员,比如公务员或国企高层,他们拿着高额养老金。而这些人只是极少数,大部分普通人尤其是农民,一个月养老金几百块,自己都难以维持生活,更别说养孙子了,“‘全职乖孙’本质上是特权阶层啃老的一种体面说法,根本不具普遍性”。

李元华也表示,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全部靠家庭自我来消化,完全不切实际。如果家里老人收入高,能缓解一下经济压力,“广大的农民,养老金非常少,自己都不能养活自己,根本就没有办法去满足孙辈的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宣传“全职乖孙” 掩盖体制症结

耿陆弢则认为,中共通过宣传“全职乖孙”这种个别现象来转移矛盾、掩盖体制问题,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它希望年轻人不要去质疑社会制度,而是把失败归因于自己‘不够孝顺、不够听话’,这种导向其实就是在洗脑,让青年接受‘听话就能苟活’的奴性思维。”

“这既是对现实的美化,也是对人民的愚弄。”耿陆弢说,“中国经济和就业形势比十年前更糟糕,年轻人的出路更少,‘全职儿女’甚至演变成了‘全职乖孙’。这不是一种主动选择,而是被迫回避现实,是体制问题和经济下滑造成的集体现象。”

此外,李元华还认为,年轻人不出来工作,以后即便有工作机会,也未必能适应,“因为他已经变成了一种退休状态,会造成很多社会问题。”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