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音乐人陈彼得:您与祖国永远不再分割

2025年6月14日,音乐人陈彼得在成都安详辞世,享年82岁。“这位华语乐坛永恒的追梦人,曾以《一条路》丈量人生,借《青玉案·元夕》叩问岁月长河。”6月17日上午,他的家人在讣告中这样写道。


从少小离家远赴台湾,再到落叶归根,长眠故土,陈彼得用一生写就了一首跨越海峡、连接古今的长歌。

20世纪70年代,当甜美情歌风靡台湾时,陈彼得以一曲《一条路》开辟别样风景。他把摇滚、民谣等多元曲风引入华语乐坛,写下《一剪梅》《几度夕阳红》《迟到》《一段情》,成就了一位位歌手。

他书写的旋律中,既有爱情的缱绻,也有家国的厚重。他5岁时随父母赴台,弟弟则留在成都。两岸阻隔数十年,家,成了他创作中最执着的主题。



2018年10月29日,陈彼得受邀赴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开设讲座,与学生合影。(新华社发,唐智崴供图)

1988年,陈彼得终于回到了阔别40年的故乡成都,正如那首《归雁》的歌词——“终于找到了自己出发的地方”。当他与失散多年的弟弟相拥而泣时,他说:“我这一辈子就是要做中国人,这种认同,是刻在血液里的。”

20世纪90年代初,他移居大陆,先后定居广州、北京,并在传统文化中寻找创作灵感。

他用现代的方式重新演绎了辛弃疾创作于800多年前的名作《青玉案·元夕》,在他的改编中,古典诗词穿越了时空,亲切而动人。

他曾说,创作这首歌是为了向辛弃疾“报信”:“他梦想中强大的中国,今天的我们做到了。”

2019年新春,一场特别的快闪在成都宽窄巷子上演。导演的镜头中,发须花白的陈彼得背着吉他,漫步在宽窄巷子中。

当他拨动琴弦,旋律流淌而出,冬日的成都多了温暖的气息。当他用略带沧桑的声音深情唱出“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时,路人们不由自主地开始围拢到他的身边,轻声跟唱起来。


当天成都音乐家协会主席马薇与他一起献唱。“那次拍摄没有事先排练,我们素未谋面,一唱便心有灵犀。”马薇说,“那是音乐的默契,更是故乡情、爱国情的共鸣。”

那天,上千人跟随他们一起唱和,游客、小朋友、环卫工……一起举臂高歌。



2019年1月12日,陈彼得在成都参加活动,与同学们合作演出《游子吟》。(新华社发,唐智崴供图)

陈彼得深爱故乡,热爱川菜,也热爱烟火气十足的市井生活。他记得1988年春熙路的法国梧桐,也惊讶于今日成都的高楼林立。他感慨城市的变迁,也欣慰家乡发展的日新月异。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