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德黑蘭變成下壹個加沙":伊朗民眾擔憂

“我真的不希望我美麗的德黑蘭變成加沙。” 德黑蘭居民對以色列上周伍(6月13日)凌晨突襲伊朗仍心有余悸。從他們口中講述的是恐懼與困惑、無力感,以及矛盾的情緒。 https://t.co/QDnvIVLwF0—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June 17, 2025


加油站與面包店前排著長隊,車潮擁擠,人們紛紛試圖逃離伊朗首都。此外還有那漫長而驚恐的每個黑夜。

德黑蘭居民對以色列上周伍(6月13日)凌晨突襲伊朗仍心有余悸。從他們口中講述的是恐懼與困惑、無力感,以及矛盾的情緒。

“我們好幾晚都沒睡覺了,”壹位21歲的音樂系學生透過加密社交軟體告訴我說。

“大家都在逃,但我不會。我爸爸說,死在自己家裡比逃跑更有尊嚴。”

“我真的不希望我美麗的德黑蘭變成加沙。”她說。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德黑蘭日夜遭受以色列的襲擊。

對於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呼吁伊朗人民站起來反抗神權政府,她有堅定的回應:“我們不要以色列來拯救我們。從來沒有哪個外國真正關心過伊朗,”她說,“我們也不想要伊斯蘭共和國。”

另壹名女子說,起初看到以色列擊殺那些她以為“永遠不會死”的伊朗高層軍官時,感到過壹種“奇怪的興奮”。

“那種強權的形象突然崩塌了,”她向BBC波斯語頻道表示。

“但從第贰天起,當我聽說有普通人——我不認識的人、像我這樣的人——也被殺時,我開始感到悲傷、恐懼和哀痛。”

她說,當聽到南帕斯天然氣田遭到攻擊時,她的悲傷轉為了憤怒。她擔心以色列想把伊朗“變成廢墟”。

她說,這是自己人生中第壹次開始准備面對死亡的可能。

根據伊朗官方數據,自上周伍以來已有超過220人喪生,其中很多是婦女與兒童

以色列當局表示,伊朗導彈在同壹期間造成至少24名以色列人死亡。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當人們試圖離開城市時,德黑蘭街道上出現長長的車流。

與以色列不同,伊朗沒有即時的空襲警報,也沒有掩體可供逃生。

導彈從天而降,而德黑蘭發生的汽車炸彈攻擊——以色列與伊朗媒體皆有報導——更讓人陷入恐慌與混亂。

甚至有些現政權支持者也對其引以為傲的防御系統被徹底擊破而感到不滿。

而很多伊朗人對政府的不信任根深蒂固。

多妮婭過去常違反政府的嚴格服裝規定,披著未遮蓋的頭發外出。

現在,她的大學考試延後到下周,她選擇留在家裡。

“我晚上真的很害怕,”她說,“我會吃點藥讓自己放松,試著入睡。”

伊朗政府建議民眾可前往清真寺和地鐵站避難。

但當爆炸毫無預警地發生時,這並不容易。

“德黑蘭是個大城市,但每個社區似乎都受到了影響,”另壹位年輕女性向BBC波斯語部表示。

“現在我們只能每小時查看壹次新聞,並打電話給住在被炸區域的親友,確認他們還活著。”

她和家人已離開原本的住處,搬到壹個沒有政府建築的區域。

但在伊朗這樣的國家,你永遠不知道你的鄰居是誰。

她說,以色列的攻擊讓伊朗人也出現了分裂,有些人為政權的損失感到高興,也有人對那些以色列的支持者感到憤怒。


很多伊朗人不斷切換立場。甚至在壹些家庭中也出現激烈分歧。

“這情況就像泰坦尼克號(Titanic,鐵達尼號)撞上冰山後的最初幾個小時,”她說。

“有人試圖逃生,有人說沒什麼大不了的,還有人繼續跳舞。”

她告訴BBC,她壹直都反對伊朗的神權統治,但認為內塔尼亞胡對伊朗的行動“無法原諒”。

“不論是否支持這些攻擊,每個人的生活都已經徹底改變。”

“大多數伊朗人,即使反對政府,也已經明白自由和人權不會從以色列的炸彈中降臨,尤其是當它們落在居住著手無寸鐵的平民的城市時。”

她說:“我們大多數人都很害怕,也很擔憂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我們已經准備好急救包、食物和水,以防情況惡化。”

以色列表示,伊朗軍方故意將指揮中心和武器藏在民用建築與這些區域裡面。

伊朗龐大的海外僑民群體也感到憂心。

“很難形容現在當壹個伊朗人是什麼感覺,”朵蕾·哈提比-希爾(Dorreh Khatibi-Hill) 說。她是住在英國利茲的女性權益倡議者和研究員,與家人、朋友和其他反政權人士保持著聯系。

“你會為那些折磨與殺害人民的政權成員被清除而感到高興。”

“但是我們也知道平民正在死亡。這是壹場毀滅性的災難。”

她說,對於正在發生的事情,伊朗人並沒有獲得准確的資訊。

“伊朗的最高領袖還活著,而伊朗人卻在逃命,”她說。

“沒有人希望伊朗變成另壹個伊拉克、敘利亞或者阿富汗。我們誰都不想要這場戰爭。我們也不想要這個政權。”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