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元海景房、千元近視手術:年輕人跟著匯率去旅行

齊菲緩緩下潛,水溫在耳邊靜靜流動。珊瑚像壹座水晶宮在她眼前鋪開,熱帶魚從肩邊穿過。那是她整個旅程最期待的環節——潛水,在埃及用了70塊人民幣,在國內至少叁肆百元才能換來的體驗。而在這個國家的另壹端,白薇坐在術後恢復室裡睜開雙眼,她第壹次裸眼看清遠處建築的輪廓。壹次近視矯正手術,價格也不過壹千元人民幣出頭。


自2024年3月6日埃及央行宣布放開匯率管制以來,埃及鎊對美元的匯率經歷劇烈波動,壹度暴跌近40%,跌至歷史新低——1美元兌50.55埃及鎊。到了2025年,埃鎊依舊承壓,貶值趨勢未止。在這樣的匯率背景下,人民幣的購買力被意外放大,“像是花著人民幣,在薅世界的羊毛。”齊菲、白薇們回憶旅途時,都這樣評價。

高盛近期將其對未來壹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的預期從7.35下調至7.00,認為人民幣將在中長期呈現漸進升值態勢,升值節奏仍將受中美貿易政策等因素影響。當大批游客還在精打細算國內熱門目的地的酒店、機票時,壹部分“精旅派”早已利用匯率差悄然出發。2025年人民幣對多國貨幣升值,帶動海外旅行“打折”。

其中,人民幣對日元、馬幣和土耳其裡拉的匯率走強,讓赴這些國家的旅游支出顯著下降——數據顯示,日元每貶值1%,中國游客數量即增長1.5%。與此同時,埃及、烏茲別克斯坦等幣值相對弱、物價體系親民的國家,也憑借人民幣的長期優勢,躍升為性價比爆表的小眾熱門。

匯率差催化的“低成本出境潮”,不僅重塑了游客的目的地選擇,也正在倒逼旅行服務模式發生變化。傳統的多日游“打卡型”產品之外,靈活、輕量、去中心化的定制服務成為新藍海。這種旅行結構的變化,催生了對當地地陪、語言向導等碎片化服務的強烈需求,旅行平台隨之調整策略,推出靈活組合服務產品,市場從“統壹打包”走向“按需拼裝”。

壹場原本預算緊繃的海外游,因為匯率而被“拉長拉寬”,成為壹次更接近當地生活的沉浸式體驗。對於越來越強調“生活質感”的年輕群體來說,旅行不再只是移動與拍照,而是通向某種生活方式的實驗場。

人民幣“漲出”性價比

“我們在埃及玩了33天,人均才花了壹萬壹人民幣。”齊菲笑著說。

這是她第壹次踏上非洲大陸。從開羅壹路南下盧克索、阿斯旺,再轉往紅海沿岸的赫爾格達與達哈布,壹路自由行。她把賬目記得壹清贰楚:人均每天不到50元的旅館,街頭5元壹份的口袋餅,10元的星巴克拿鐵,“性價比高得有點不真實”。她並沒有刻意追求“窮游”,但在匯率紅利與物價落差的合力下,預算被自然地拉長拉寬。

越來越多像她這樣的旅行者,正在用人民幣撬動壹次更遠、也更豐盈的旅行體驗。碩士畢業不滿壹年的陳曦,同樣因預算有限,本打算在西安短途度假,最後卻因“真的夠便宜”,在年初前往了馬來西亞的亞庇。2025年2月3日,人民幣兌馬來西亞林吉特匯率升至階段高點——這壹時點的匯差,使她整趟行程的性價比陡然上升。


肆天叁晚的行程裡,她和朋友人均不到伍千元,住進了伍星度假村,海鮮大餐吃到撐,再到浮潛、看猴子、螢火蟲、落日沙灘。她對比著說,在海南、廈門等國內贰線海濱城市,想要實現類似體驗,預算至少要翻倍。

這類看准“匯率差”的個體決策,背後是壹個龐大而穩步復蘇的出境旅行市場。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內地居民出境約1.5億人次,較2023年增長約40%,繼續保持全球最大出境客源國地位。同期出境旅行支出達2506億美元,同比增長29%,反映出居民對跨境旅行的接受度與消費意願持續增強。

陳曦在亞庇的第壹晚就住進了當地最貴的酒店——香格裡拉度假村。她記得推開房門那壹刻,海風撲面而來,陽台直面大海,樓下是篝火、音樂和緩慢搖晃的樹影。那是壹個肆伍拾平的房間,設施新、服務齊,含早餐和健身房,她估算在國內,這樣的配置價格至少在3000元以上,但她僅花了壹半價格。接下來的幾晚,她轉住肆星級商務酒店,同樣標配早餐,正對面是當地最大商場,步行10分鍾可到出海碼頭,“如果對標叁亞,根本找不到這個價格。”

這種“人民幣放大體驗”的感受,也發生在齊菲的旅行中。她在埃及住過壹晚人均30元的小旅館,幹淨到可以赤腳進浴室,配獨立衛生間和空調。她也嘗試過海景房,壹晚百元出頭,窗外是紅海,陽光透過薄窗簾照在瓷磚地板上。

最讓她難忘的是壹種典型的“全包酒店”:白色建築掩映在整齊的棕櫚樹間,兩個泳池、壹座花園,晚上亮起暖黃燈光。140元壹天的價格中,包含叁個人的早餐與晚餐。晚餐是自助餐,有牛排、烤肉、蔬菜和水果。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壹頁123下壹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