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風格"白襪崇拜"能讓美國再次偉大嗎?

就像《亮劍》裡楚雲飛換身軍裝,都能從美式小翻領品出民主芬芳的道理壹樣。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時尚不是浮皮潦草的風格宣告,而是意識形態的延伸。
高定是階級的幽靈,T恤是民主的降臨,軍裝是國家的剪影,壹切時尚趨勢的流行,背後都是某種意識形態的崛起。反過來說,每壹次意識形態的震蕩,也都會催生新的時尚語法。
在美國,隨著特朗普(专题)的上台“MADE IN USA”的時尚概念也開始受到關注。
但,他們真的能在孤立主義風潮中形塑出美國風格嗎?

今天,美國人穿的衣服98%來自國外生產。
其中底層緣由並不難理解,便宜,是壹種美國精神。
今天,Bankrate的壹項調查顯示84%的美國受訪者表示會在節假日購物盡量省錢;19世紀的托克維爾則揶揄美國對實用主義的追逐,以至於被歐洲知識分子視為壹個“cheap and nasty -廉價且粗俗”的國家。
長期以來,得益於全球化,美國民眾沉溺在實用主義的快樂中盡情購物,跨國服裝公司借此不斷擴張。但在特朗普上台以後,情況發生了變化,壹些人試圖做壹些原汁原味的美國貨。
“那些想在美國做衣服的人,並不是單純為了金錢,而是有更大的意識形態的野心。”Alex Goule,《Crafted With Pride-自豪制作》壹書的作者這樣說,這本書是壹本純美國制作品牌的白皮書。
“‘Crafted With Pride’既是書名,也是美國上世紀‘Made in USA’運動的標志性口號,其衍生標語‘Crafted With Pride in U.S.A.’在 1980 年代廣泛出現在服裝、家具、電器等產品上”。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