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剧市场上,我们需要怎样的"中年女性叙事"?

译者:胡椒简


版本:磨铁·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1年9月

显然,韩女文学中的“中女”更像是一面镜子,投射了韩国社会规范之下女性经受的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暴力和伤害,我们能够从中共情的,也恰好是相似社会文化之下带来的那一部分。

如果说我国台湾地区近些年尝试聚焦的是不那么成功的普通女性,那么香港地区的“中女”更像是我们想象中精英女性应有的样子,这一点在《新闻女王》与《黑色月光》中表现得格外明显。尽管两部剧均有值得诟病的地方,但文慧心(《新闻女王》中佘诗曼扮演的角色)和余满月(《黑色月光》中杨怡扮演的角色)依然成为许多人眼中职场“中女”的代表,她们聪明能干、野心勃勃、有底线但也有手段、能够凭自己的能力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至于感情,只是生活中的一点调味品,有就享受,没有也无所谓。

对熟知TVB电视剧的观众来说,这样的“中女”并不陌生,但当屏幕中充斥着形形色色浮夸、圣母、“拎不清”的女角色时,文慧心这样的“中女”就显得格外有魅力。



电视剧《新闻女王》(2023)剧照。

这些文学影视作品也常被拿来与大陆小说、影视剧作比较,最常见的一类说法是:我们大陆什么时候能有这样的作品?这些疑问背后不见得是对日韩、我国港台地区文艺作品无条件吹捧,更多的是一种对某类作品的期待,一种对能够正视、揭露女性困境,也能正视女性欲望的作品的期待。

“她经济”:

谁在期待女性叙事?


当梳理完“中女元年”的女性以及东亚“中女”常见的面貌后,我们很难不将这些作品置于更广阔的市场讨论。可以确定的是,女性叙事已然是近几年较为流行的叙事偏好,越来越多的文学影视作品都选择关注女性的情感、家庭、职场等方方面面的生活,女性与自我、与闺蜜、与恋人、与同事、与父母等不同视角的作品也不断出现。无论质量如何,至少在数量上,女性的故事正在被广泛讲述。

但这是否意味着女性被“看见”、女性意识普遍觉醒,或许又是一个还具有讨论空间的问题。

从粉丝经济开始大规模产生影响力开始,女性的消费能力得到了市场认可,“她经济”成为独特的经济现象。文化生产领域同样期待通过女性的消费力赢得市场成功,尤其是在女性观众占据2/3的剧集市场,这一点格外明显。于是,越来越多影视公司将女性作为目标受众,将讨好女性、赢得市场视为策略,开始生产越来越多女性观众可能会喜爱的内容,大量女频网络文学改编的偶像剧、爽剧出现,女性向也成为一种常见的电视剧生产策略。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