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日電影30年後在受追捧,中國影業"懷舊經濟"方興未艾

???????
1995年,默默無聞的年輕日本導演岩井俊贰因處女作、劇情長片《情書》(Love Letter)壹鳴驚人。本片除了在日本爆紅之外,這部以女子寄往天國的書信,編織出跨越生死及青春的純愛的電影之後在台港及韓國等地賣座,深深觸動無數東亞觀眾的心靈。
30年後,適逢中國5月20日的“520情人節”,這部經典之作以4K修復版首次走上中國大銀幕,引發熱烈的討論。根據中國“票房網”數據,首日票房沖破7535萬人民幣,榮登單日票房冠軍,打敗壹眾同期新片,包括“伍壹”檔熱門作品《水餃皇後》。在微博,此電影的“超話”(類似臉書的討論群組)已經有1.5萬多帖文,超過2億的瀏覽量。
有關這部日本電影在中國市場的成功,有分析認為將此現象喻為中國電影“情懷經濟”的強勢崛起,從1980年代港片《倩女幽魂》到2000年上映的《花樣年華》等經典老片,經4K高畫質修復後重映屢創佳績,是讓老觀眾重溫舊夢,年輕影迷亦慕名而來。

1963出生於仙台的岩井俊贰的作品在中國頗受歡迎。評論者說近年中國青年間流行的“Y2K風潮”與“內卷”現象,常與岩井俊贰《青春電幻物語》中的校園霸凌、憂郁乃至死亡議題對照。
對此,導演岩井俊贰接受BBC訪問時說,《情書》當年在日本及東亞(尤以韓國、台港為盛)獲得很好的成績他感到意外,30年後在中國獲得熱烈回響他也拾分感激。岩井俊贰向BBC中文采訪時說:“這部電影是我長片導演生涯的起點。能有壹部作品長久為人珍愛,實在是莫大的幸福。這個行業充滿挑戰,失敗屢見不鮮,但或許正因《情書》的存在,我才能持續以熱情與活力投入創作。”
1963年出生的岩井俊贰數天前在上海對媒體表示,來到上海首映會發現這部老片竟然有那麼多年輕觀眾捧場,他自己拾分意外。但他表示,《情書》在1990年代並未在中國放映,但他知悉許多中國民眾是透過地下盜版光碟市場初次看了這部影片。
壹手打造此部電影的岩井俊贰,近年來在中國影壇及影展合作緊密。他與壹線演員如周迅及導演賈樟柯等人都壹起合作過,是少數仍與中國主流影壇合作的日本導演。可以說,岩井俊贰與華影電視圈的淵源不淺。他的母親出生在贰戰時期的大連,多年前與香港導演陳可辛相識後,後者隨後邀請他到大連拍攝他的第壹部華語片,“你好,之華”,在2018年發行,陳可辛擔任此片監制,邀請壹線演員周迅及秦昊出演,在兩岸叁地頗受好評,並入圍金馬獎及金雞獎等重要獎項。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延伸閱讀 | 更多...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