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 大國關稅戰 全球都瑟瑟發抖 阿根廷卻贏麻了
當全球許多國家因關稅戰瑟瑟發抖時,阿根廷卻壹步步從通脹率飆向300%的崩盤邊緣,借中美博弈的刀鋒劃出壹條經濟逆襲線。
在剛剛結束的首都立法選舉中,總統米萊的自由前進黨取得了歷史性勝利,終結了對手近20年來對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掌控。
最新數據顯示,阿根廷今年4月的通脹率為2.8%,前4個月內累計通脹率為11.6%,已經降到202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年初預計4.5%的GDP增長目標,也進展順利。
更讓人意外的是,這個曾幾乎被外債壓垮、連廁紙都短缺的南美落魄國家,如今卻似乎在中美之間“左右逢源”。
2025年4月,阿根廷總統米萊壹舉宣布取消外匯管制,並頂著壓力與中國簽署了壹項50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協議。隨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訪問阿根廷,IMF也敲定了200億美元貸款援助。
壹手接過IMF的紓困額度,另壹手繼續向中國開放大門,拼命降低關稅,瘋狂買入電子產品、機械設備等平抑物價……曾經的“親美疏中”早已拋到九霄雲外,米萊上演了壹波教科書級別的操作。
在大國關稅戰的刀鋒上跳舞,阿根廷怎麼做到的?
1
從米萊對華態度的180°轉變上,最能看出其瘋狂表象之下,冷靜務實的柔軟身段。
曾經在選舉中對華采取敵對態度,甚至揚言要斷絕關系,上任後米萊卻完全換了壹副面孔,稱中國為”壹個有趣的貿易伙伴”,希望雙方成為“可靠和穩定的合作伙伴”。

圖說:揮舞鏈鋸參選的米萊,壹度被視為狂人。 來源:南風窗
此次關稅戰爆發後,阿根廷更是上演壹系列教科書級別的操作。首先就是,頂著美方的壓力,跟中國續簽了貨幣互換協議。
關稅戰剛剛打響時,美國國務院拉美問題特使卡羅內就向阿根廷政府施壓,聲稱中國同阿根廷本幣互換合作是中國對阿根廷的“勒索”,希望看到其終止。
據《南華早報》報道,阿根廷還受到威脅——如果不終止與中國簽署的貨幣互換協議,並與中方 “保持距離”,那美國將停止支持阿根廷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出的貸款申請。4月14日,美國財長貝森特飛往阿根廷,准備對米萊當面施壓。
然而,貝森特人還沒到,4月10日,阿根廷央行就搶先發布聲明,宣布與中國續簽價值350億元人民幣(专题)(約50億美元)的本幣互換協議。
這個時間點,拿捏得可謂是妙到巔毫。
要知道,就在次天(4月11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執行董事會就要對阿根廷的200億美元新援助計劃進行投票,而美國在IMF擁有最大投票權。
為什麼阿根廷冒著被IMF“卡脖子”“斷糧”的風險,也要提前壹天宣布與中國續簽?
答案是,今天的中國對阿根廷實在太重要了。
2
目前,中國是阿根廷第贰大貿易伙伴(僅次於巴西),第壹大農產品出口市場、第叁大投資來源國。2024年,阿根廷對華出口大豆占其出口量的92%,牛肉占57%。
《華爾街日報》此前就刊文指出,“米萊發現自己難以與中國脫鉤”。
更重要的是,中國還扮演著阿根廷金融體系的關鍵“穩定器”,對改革動蕩中前行的米萊,極為關鍵。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延伸閱讀 | 更多...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