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十问中国电影:从历史第一到十年低谷

就像最近已经很少有爱情片了,从2011年左右的《失恋三十三天》开始10多年过去了,在现在全民恐婚的情况下,或许探讨当代人怎么谈恋爱,可能是下一个风口。


娱鉴:现在商业电影(主要是院线)市场是不是在探底?

藤井树:不好说。还是要看今年的暑假能否出现20亿以上体量的作品,如果出现了,我觉得市场其实就是一个阵痛,它很快就会又恢复。但如果今年的暑期档比去年还糟糕,那就不好说了,会影响后续的很多项目。

李铭韬:是的,院线确实是在探底的。但如果是指整个商业电影的话,其实移动流媒体方面总量是在增长的。

娱鉴:既然市场逻辑已经发生变化了,对于电影创作和营销会有什么新的挑战?怎么去面对之后的项目?

安玉刚:其实说实话这个问题挺难的。如果是坚持长期主义的话,我还是坚持那句话:真诚一点,真诚地告诉观众“这是什么”,像超市里端着小盘子试吃一样,“您来尝一尝”。不要搞那些花里胡哨的,总说我是多么好的牛奶、有多少益生菌,但其实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口感。但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讲不太现实,大家都有当下的生存压力,每一个产品推出时都会想以最极致的方式推出去。

李铭韬:从内容侧来说,我认为升级迭代的第一步就是类型的定制和融合,比如说《惊声尖笑》把恐怖惊悚片和喜剧片融合成功了,那么有没有可能把爱情和恐怖惊悚融合在一起?《惊情400年》就是这样。

你看低迷档期的影片,基本上内容相对来说类型比较单一,对每个类型的开发不够深。我的一个基本价值观就是电影作为一门产业,有其基本的类型常规。每个类型本身都有相对固定的票房属性,而观众作为一个整体,在电影院里消费什么类型是周期性的、是循环往复的。所以基本上只要此时此刻流行的是某一个类型,那么下一步就该轮动流行其他类型了。

像新好莱坞的经典类型分法,西部、爱情、惊悚等亚类型大概能分30个左右。而奈飞(Netflix)对类型有更细的划分,分了400多个类型,其中大概有70到90个左右的类型对我们是适用的。如果我们想把内容做细的话,也可以在20到70个左右的类型去细分。那些类型是被历史证明过的成功范式,观众自然会感动,是符合观众的心理格式塔结构的。那么用不同的类型去排列组合,这可能是一个出路。只要一加类型,观众就会被吸引,就会产生固定的市场票房。



网飞多元的内容类型,值得实操学习

董文欣:原来的一些法宝已经不管用了,实际上是类型题材、拍摄手法已经 out 了。市场是要新的力量,要升级了。但现在的情况是没有升级,比如重工业电影,这是必须要做的、迫在眉睫的。在这样该升级而没有升级的情况下,所有其他的辅助手段都白搭。


问题5:怎么看外界对行业内部的吐槽?

有道理,也有偏颇

当下外界有很多针对电影行业内部的吐槽,但行业内外存在信息差和价值差,这些吐槽都合理吗?如果真是行业内部出了错,那么问题是什么?

娱鉴:现在外界也吐槽电影行业内部有“近亲繁殖”“圈层固化”的现象,间接导致了内容产出的问题,这样的说法有道理吗?

李铭韬:这种情况不能说只在中国电影业存在,好莱坞也有近亲繁殖,像科波拉的剧组全是自家亲戚,一方面可以说他近亲繁殖,但另一方面他们也更容易达到美学上的一致和行政管理上的低成本沟通。至于圈层固化,事实上影视圈已经是圈层准入门槛最低的行业了。当然,电影行业的很多情况是经济层面、社会现象的一个延伸。中国电影的独立性还不够。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鹦鹉》:短剧时长,长剧厚度,电影质感!这才能称之为精品短剧 陈佩斯砸上亿电影被迫延期 原因曝光
    惊为天人!他彻底改写了你对电影形态的认知 陈佩斯在电影《戏台》中讽刺了谁?
    电影版《长安的荔枝》的加减法(图 2025国产院线电影最高分,是这样炼成的|专访《罗小黑战记2》制片人
    在电影院又见《繁花》,王家卫作品收藏特展苏州启幕 看完电视剧《长安的荔枝》,再看电影,想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翻拍自电影,却意外秒杀原作,这5部硬核剧集建议收藏 哪吒2掩盖不了中国电影疲弱真相 空场率达4成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