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央视着名主持人自曝 儿子硕士毕业家里蹲

“他问我能不能——再啃老三年?”


央视主持人郎永淳在直播中谈及自家25岁的儿子。

孩子去年刚从世界名校毕业。

毕业后,孩子却求职受挫,迟迟找不到心仪的工作。

郎永淳和妻子关切询问儿子与对象的未来规划,儿子直言:

“我自己都养不活,还谈什么发展?”

末了,还试探着问父母能否再啃老三年。

郎永淳听后,心中五味杂陈。

遥想自己当年毕业,工作机会如繁星般璀璨。

只要肯努力,就能在时代的浪潮中闯出一片天地。

可如今,高学历不再是通往成功与安稳的“万能钥匙”。

“从前高学历意味着好工作,现在这种关系已经不成正比。”

郎永淳的感慨,如同一记重锤,敲响了无数父母心中那根紧绷的弦。



1

郎永淳的儿子本科和硕士均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

还是经济统计学+哲学双专业。

这样的背景放在10年前,绝对是“金饭碗”。

但现实却是:

毕业即失业,甚至提出“再啃老三年”。

去年美国华尔街日报》也报道:

一名哈佛大学艺术史专业的毕业生。

因找不到对口工作,最终成为一名高端家政服务人员。

负责富豪家庭的艺术品管理和家居策划。

因为艺术史专业就业面极窄,除非进入博物馆或学术界,否则市场需求极少。

2022年,一位清华大学博士生送外卖引发热议。

因科研压力大、就业前景不明朗,博士生兼职送了一段时间外卖。

《南方周末》也报道,英国名校海归,月薪仅有6000元。


一名金融硕士自英国G5名校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

回国后,仅获得了银行柜员岗位,月薪6000元。

父母难以接受:“留学花了200万,回本要30年?”

研究显示:

学历与技能错配已成全球现象。

麦肯锡《2023全球劳动力报告》就显示:

全球43%的企业认为“高校毕业生缺乏岗位所需技能”。

尤其是批判性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中国社科院《2024就业蓝皮书》显示:

35%的本科毕业生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

哲学、历史学、生物学等专业对口率不足20%。

今日的高薪职业,明日或许就被人工智能的浪潮淹没。

今日的热门专业,毕业时可能已人才过剩。

高学历也未必能换来稳稳的幸福。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