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中国年轻人 已经开始得糖尿病了 甜蜜负担

2 型糖尿病的年轻化,让许多年轻人的正常生活被迫按下暂停键。对他们而言,“糖尿病”和“年轻”的双重标签带来的不只是病痛,还有羞耻、自责和无法言说的孤独。


那些父母的焦虑、医生的叹息、查房时被当作教学案例的时刻,都像是在提醒:你不该出现在这里。

早发糖尿病,更钟爱男性

如果细看被早发 2 型糖尿病盯上的患者,会发现男性受害更深。

2021 年,15-39 岁的中国 2 型糖尿病新发病例数中,男性高达 80 万,远超女性的 52 万;整体患病人数上,男性也要比女性多出近 400 万 [1]。

为何男性更容易受到早发 2 型糖尿病的“青睐”?

答案或许藏在男性与脂肪的“相爱史”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研究指出,高 BMI 正是中国早发 2 型糖尿病的头号元凶 [5]。

所谓 BMI,即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得到的指数,是用来评判胖瘦的常用指标。中国判断健康和超重的分界线是 BMI 24,如果超过 28 就是肥胖了 [6]。

一项涵盖 1580 万中国成年人的研究显示,男性超重和肥胖的普遍程度远高于女性。2019 年,男性超重和肥胖的整体比例分别是 41.1% 和 18.2%,均高于女性的 27.7% 和 9.4% [7]。



身材差异的背后,还有更深层的“性别生理剧本”在左右这场代谢博弈。

女性体内的雌激素,会促进胰岛素多分泌,帮助血糖顺利进入身体细胞,同时还会提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让血糖更容易被识别和利用。更妙的是,它还会像保安一样守护分泌胰岛素的细胞,延缓衰竭,维持血糖稳定 [5]。


男性则更容易囤积内脏脂肪,这种隐藏在器官之间的脂肪,比皮下脂肪更危险——不仅像胶水一样,堵住细胞接收血糖的“钥匙孔”,还让糖分在血液里越积越多,最终慢慢侵蚀全身器官 [5]。

生活方式本身也是一种“隐形激素”,深夜烧烤的烟火气、推杯换盏的应酬文化、吞云吐雾的熟练姿势,这些典型的男性社交场景,都在悄然为体重失控埋下伏笔。

审美偏见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身材管理。男性身材走形往往被默许,而女性则长期遭受“梨形身材”“大象腿”等品头论足。影视剧中,相比男演员能壮、能胖、又能瘦的多元身材,女性角色总被要求“轻盈得体”。

如此造成的后果便是,糖尿病对年轻男性挥下的死亡镰刀远比女性锋利。2021 年,15-39 岁 2 型糖尿病男性患者的死亡率是女性患者的 2.4 倍 [1]。



在死亡趋势上,不同性别也呈现出极大的分化。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翻转糖尿病 55岁男2招血糖砍半 还狠甩23kg 糖尿病人不要碰的6种主食 吃了血糖失控
    2.12亿患者!印度被糖尿病"吞没" 早餐跳过可惨了 糖尿病风险增高33%
    这1种维生素 对控制血糖非常有帮助 19岁就罹糖尿病 医叹:洗肾过一生
    美食博主探店3年确诊糖尿病:曾一周吃60家店 高蛋白饮食 恐增加癌症 糖尿病风险
    韩磊出轨风波更多细节曝光!患上糖尿病遭小三嫌弃 突破!全球首例糖尿病被治愈 他彻底摆脱37年胰岛素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