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发达到什么程度?说几句刺耳的真话
我们那边亲戚饭局,三十岁没对象简直像犯罪。一坐下,三姑六婆轮番上阵。可在丹麦,没人管这套。
我小姨说她同事里有好几个都是“朋友变伴侣”的,孩子都有了,谁都没结婚。更神奇的是,孩子上户口、上学、享受福利,统统没问题。
她说:“你想结婚,就去领证;觉得没必要,就拉倒;没人说你不正经。”
有些朋友听了会觉得这“社会风气坏了”,但在我看来,感情是走出来的,不是靠一纸合同捆绑的。要不是她跟我讲这些,我都不知道这个地球上还有一个地方,能让人活得这么放松、随性、不装不端。

我试探着问她:“那离婚率是不是很高?”她白了我一眼:“离不离婚,跟幸不幸福,有时候一点关系都没有。”
她那句反问,把我问得哑口无言。
医疗免费,教育送钱
我在她家呆了三天,碰巧她儿子发烧。她打了个电话,预约了第二天早上看诊,还能选择是不是要英文医生。
到了诊所,医生面带笑容,耐心讲解,不开多余药,不瞎吓唬人,门口还有免费口罩和水。门诊费先付了,但凭社保卡可以报销。
她说:“住院完全免费,看病很快,没什么排队。这里的医生是来帮你,不是吓你。”
教育更夸张。孩子从小学到大学,学费几乎为零,连大学还发生活补贴。她说:“我儿子如果愿意念大学,每个月给他发工资。”
工资?对,真的是生活金,学生只要勤奋学习,就能自己养活自己,哪怕家里没钱也能安心念书。

她说这最大好处就是——孩子不用“啃老”,父母也不用“卖房供娃”。
我听完后猛吸一口气,问她:“那这不鼓励人摆烂吗?”
她立马回一句:“你以为设计是为了防人摆烂?不是。是为了让你有底气往前走。”
家庭模式多样,人际关系淡而不冷
小姨住的那个小镇,邻居之间认识,但不热络。每天路上点头打招呼,笑一笑就完了。没有“阿姨来你家借酱油”的热情,也没有“电钻噪音扰民”的小区大战。
她说有时会想念国内邻里间的热闹,但更多时候,她挺享受这份界限清晰、互不打扰的平衡。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