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贵州大数据产业塌方式腐败
大数据产业的兴盛也为一些趋炎附势的干部,提供快速接近上层的攀附机会,聚集特殊利益团体。
贵州官方今年1月播出的反腐专题片披露,时任贵阳市政府秘书长安九熊2016年5月得知,省长孙志刚的黄姓妻子将参加在贵阳举办的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后,精心谋划安排,亲自为孙志刚夫人做接待服务,并请最专业的人员做深入细致讲解。安九熊在片中出镜忏悔,表示当时希望借此博取省主要领导夫人认可。
央视今年1月播出的中纪委反腐专题片指,孙志刚的妻儿、兄弟都是他的“收款员”。孙志刚在2017年接棒陈敏尔担任贵州省委书记,2020年11月退居二线,去年10月因受贿8.13亿余元被判死缓。
贵安新区“有楼无人”成反腐重灾区
贵安新区是中国国务院2014年批准设立的第八个国家级新区,位于贵阳市和安顺市之间的核心地带,规划面积1795平方公里(近2.5个新加坡大小),常住人口近46万人,成立十余年来被指留下建设规模过大,“有楼无人”的烂摊子。
这座正厅级新区过去两年也是多事之地,历任五名“一把手”中有两人(秦如培、马长青)落马,另有三名“二把手”(陈晏、马宁宇、向昀)、连续三任贵安新区开发投资公司董事长(陈晏、宗文、向昀)被查。
上述案子多数仍在调查起诉阶段,只有马长青在去年5月因受贿3309万余元被判入狱11年半、罚款120万元。他被指在贵安任职期间违法征地300余亩,远超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红线。
唐任伍指出,西部地区普遍因经济基础偏弱、营商环境不到位缺乏投资吸引力,在建设国家级新区时,会有开发商通过向官员行贿,在拿地、财政税收上拿好处,“最后产出很差,还带来很多腐败”。
谭刚强分析,贵安大面积有楼无产现象,源于新区是由“领导经济”“长官经济”而非市场经济主导,加上地方领导不断换人,容易出现大量烂尾。
贵阳各处可见写有“大数据”“区块链”“互联网金融”等字眼的招牌。 (互联网)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今年3月先后到黔东南州、贵阳市等地考察调研两天,是他在2012年中共十八大后第三次赴贵州。不过,这趟行程并未像上两次那样考察大数据产业,或指示贵州加码推动该产业。
唐任伍指出,大数据仅是一项新质生产力要素,掌握后还必须转化成标志性的科技成果,但贵州至今仍未跨出这一步,未如深圳、杭州等地以大数据作支撑产出有影响力的产业。
谭刚强认为,中共高层这趟考察也间接释放出对贵州大数据产业重视度下降的信号,反映出产业可能没有成绩或问题成堆,“参观这样的产业,可能领导尴尬,下边的人更尴尬”。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Note: | _VIEW_NEWS_FULL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