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税时代终结,美国人购物梦破灭了

经营家居用品的拉里·戈尔德告诉《纽约时报》,去年一棵约2.3米高的圣诞树在店里的价格大约是1000美元。如今他别无选择,只能把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这将使同样的一棵树今年的价格超过2000美元。他无奈表示,这个价格等于“给产品判了死刑”。


外界普遍认为,新的关税政策实施后,美国的物价将在未来几个月迅猛上涨,尤其是高度依赖中国制造的商品——如服装、电子产品、玩具和皮革制品。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预测称,服装价格短期内可能飙升超60%,基本药品上涨12%,食品也预计上调约2.6%。

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因此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末日消费”囤货潮。美国亿万富翁、投资人马克·库班(Mark Cuban)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哪怕是美国制造的产品,也会趁机涨价,然后把锅甩给关税。”他提醒消费者说,“能多囤就多囤吧。”



◆广州一家为Shein生产服装的工厂忙碌运转。

一位美国消费者晒出她用8美元在Temu给孩子买的泡泡机,调侃这是“最后一次用离谱低价购买中国制造的塑料玩具”。她庆幸这份包裹能在5月2日关税生效前送达,“不然可能就不是这个价了”。

“我真的跟不上总统的节奏。”一位42岁的母亲无奈表示。她刚收到儿子参加夏令营的通知,里面提醒T恤等基础用品的价格可能会受到关税影响。“我必须提前囤一些生活必需品……一切都在涨价,实在太不确定了。”

不少网红博主也加入囤货大军。TikTok博主pwinpudding在得知关税上涨的消息后,立刻清空了心愿单,并称“这是在为应对关税做准备”。另一位博主donnaleahful开始分享高性价比的好物,她抱怨说:“如果价格一路飙升,买到便宜好货的成就感就没了……现在每次下单前,我都得犹豫半天。”

不仅普通人在抢购,企业也行动起来,试图在关税生效前压缩进口成本。

最引人注目的囤货者莫过于供应链布满全球的苹果公司。据《印度时报》披露,苹果为应对从4月初开始实施的10%对等关税,仅在3月底就从中国和印度调动了5架货运包机,满载iPhone及其他产品飞往美国,堪称“空中搬家”。


但在库班看来,这可能间接导致裁员潮:“企业急于囤货,就意味着他们减少了本该用于招聘或投资的资金。”

对于更多小企业主或个体户来说,“囤货自保”则是奢望。在纽约唐人街经营杂货店的唐先生苦笑说:“我根本没钱囤货。”这位来自中国香港的移民在去年大选中投给了特朗普,寄望后者能振兴经济、整顿移民政策。但如今的关税政策,却给唐先生的生计带来沉重打击。



◆Temu网站售卖印有“美国湾”的棒球帽。特朗普曾宣称要将墨西哥湾更名为“美国湾”。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