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改变思维定式才能拯救地球

为什么人类还在乐此不疲地通过燃烧化石燃料和破坏生态系统将地球推向崩溃边缘?联合国大学环境与人类安全研究所发布的最新报告认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方案是以“深度变革理论”来改变观念。


“科学家们早就警告我们,人类正在破坏地球,并告诉我们如何阻止这种行为。”联合国大学环境与人类安全研究所所长沈晓萌说,“很多时候,我们已经看到了深渊,也知道该掉头了,但我们却依然自信满满地走向深渊。这是为什么呢?”

这正是这所位于德国波恩的研究所发布的最新报告《翻开新的一页》探讨的问题。报告指出,如果人类采取“有意义的行动”,一个繁荣的未来仍然可以期待。报告分析了应对多重环境危机的出路。

这份年度报告研究了灾难之间如何相互关联,以及它们如何受到人类行为影响,同时也探索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以“深度变革理论”探寻环境危机的根源

在2024年的报告中,联合国大学的研究人员曾警告说,世界正逼近六个临界点,包括地下水枯竭、气候变化导致的冰川融化,以及难以忍受的高温。

研究人员表示,需要进行重大的系统性转型,才能减少气候、粮食和水资源系统崩溃的风险。

这份最新报告指出,“我们很少真正触及根源,几乎不会挑战或质疑那些导致当前结果的信念、价值观和假设。”

举例来说,回收利用虽然有时是一个有用的工具,但从长远来看,并不能让满是垃圾的海滩或河流变干净。因为垃圾问题根植于一次性物品的大规模线性生产模式中。

报告指出,如果目标是实现无废未来,人类就需要摒弃“丢弃型社会”的观念,也就是不断消耗地球资源来生产那些很快就被丢弃的产品。

为了深入挖掘气候崩溃、生物多样性危机以及过度消费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未来的路径,联合国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深度变革理论”。

这一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中根深蒂固的结构、信念和价值观,这些其实都是社会构建的结果。这些社会结构可能导致气候危机、水资源短缺以及对地球资源的过度开发等不良后果。

“我们发现,大多数问题的发生和持续,其实是因为人类普遍认为自己可以也应该支配自然、控制自然这种心态。”报告主要作者之一凯特琳·埃伯尔(Caitlyn Eberle)对德国之声说。




研究指出,人类将自己视为自然之外的存在,经常选择性地保护或破坏自然的某些部分。

研究指出,人类将自己视为自然之外的存在,经常选择性地保护或破坏自然的某些部分。

这种基本假设虽然并非公然存在,但可以从国家法律、宗教教义、电影和文学中找到它的踪迹。这一切反过来又影响了社会的目标和结构。

像单一种植、直线化河道、动植物的驯化、使用杀虫剂和除草剂等做法,都源自“人类主宰自然”的思维方式,并试图实现这一目标。

报告指出,这种心态也带来了风险,并阻碍了变革。“改变这种心态意味着要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庞大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物种,并试图让我们的系统更符合自然的需求。”埃伯尔补充道。

“无限经济增长带来繁荣”以及“地球能无限吸收污染、提供资源”等广泛存在的假设,也阻碍了实际行动。从科学角度来看,这些假设是错误的。埃伯尔表示,如果我们接受资源是有限的、地球有其承载极限,我们就可能改变社会结构。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