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吃過這些"超級食物" 你就不是中產階層
02如今,超級食物是怎麼流行起來的?
從近兩年超級食物的聲量變化來看,超級食物的走紅和壹篇文章的走紅關系密切。
2022年10月,哈佛健康出版網站上發表了壹篇標題為《10 superfoods to boost a healthy diet》(《10種超級食物促進健康飲食》)的文章。

文章根據社媒討論,總結了10類熱門的“超級食物”,並介紹這些食物的營養成分和食用方法。包括:漿果、魚、綠葉蔬菜、堅果、橄欖油、全谷物、酸奶、拾字花科蔬菜、豆類和西紅柿。
這篇文章的開頭有明確提到:沒有任何壹種食物,即使是超級食物,能夠提供我們滋養自己所需的所有營養、健康益處和能量。(No single food — not even a superfood — can offer all the nutrition, health benefits, and energy we need to nourish ourselves.)
然而後續,這篇文章流傳到中文互聯網,變成了“哈佛推薦的10種超級食物”,不斷放大“超級食物”的功效,甚至在某些養生自媒體上,它們成了可以“抗癌”的神奇食物,“超級食物”在社交媒體上的聲量由此開始提升。

在被“神化”之後,超級食物從原始的食物本身,逐漸衍生出了以代餐粉、凍幹為主要形態的產品,強調其功能性,如減脂、抗氧化、美白。
這時,超級食物粉還在小范圍內流行,受眾往往是減肥、健身、輕食人群,而且大多有明星背書,例如巴西莓粉就是“帕梅拉同款”,羽衣甘藍粉是“超模圈都在吃”。
壹個典型的例子是,2023年抖音飲料銷售額排名第伍、2024年排名第壹的品牌——“輕上”。
它的壹款爆賣產品就是添加了奇亞籽、牛油果、羽衣甘藍的奶昔代餐,再疊上“明星推薦”“液斷沖刺”等Buff,成了不少減肥或保持身材人群的心頭好。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