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吃过这些"超级食物" 你就不是中产阶层
15年后的今天,越来越多“超级食物”出现在大众视野:羽衣甘蓝、红菜头(即甜菜根)成了新茶饮推新的卖点,巴西莓粉是小红书轻食人群的挚爱,就连中国人吃饭常见的枸杞、黑芝麻,也被抖音大博主称为“中国本土的超级食物”。
怎么一夜之间,好像到处都是“超级食物”?
01超级食物,品牌推新的流量密码
最近一年,确实有很多食饮品牌扎堆以“超级食物”为卖点推新品。
去年7月,喜茶推出夺冠纤体瓶。这款以羽衣甘蓝为核心原料、与奥运健康概念强相关的饮品,上市后迅速成为年度大单品,上线首月售出超350万杯。
随后,奈雪的茶、茶百道、乐乐茶等品牌跟进,推出相关产品,包装中“羽衣甘蓝”字样均占据C位。
到了今年年初,甜菜根(起源于地中海的草本植物,含有甜菜根素,呈现紫红色)和姜黄(一种草本植物,含有姜黄素,过往多被应用在药材中)接棒羽衣甘蓝。
M stand 、挪瓦咖啡先后推出甜菜拿铁、甜菜苹果热美式、红菜头紫甘蓝美式,因为高颜值和健康属性掀起一波热潮;古茗的“大橘姜黄”,率先把姜黄应用在奶茶里,喝完“一股草本植物味直达上颚”,宝珠奶酪把姜黄放在酒酿奶酪里,因为味道微妙,喜提“呕吐物”称号。
不止是奶茶咖啡。
3月份,白象上线了“羽衣甘蓝轻轻面”,主打“富含膳食纤维、轻盈健康”;王饱饱则推出白奇亚籽冲剂,称它是“营养比黑奇亚籽更丰富的超级食物、管理期液断的好帮手。”

“超级食物”到底是啥呢?
我们找到3个相关定义:根据日本超级食品协会的官网记载:超级食品始于1980年代左右的美国及加拿大,当时部分探究饮食疗法的医生和专家开始使用“超级食品”一词来指代一些活性成分含量非常高的食品。
2004年,美国医生斯蒂芬·普拉特在《超级食品处方——改变生活的14种食物》一书中,将超级食品定义为“富含健康营养成分,且通常热量较低的食品;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食品;有利于预防衰老和生活习惯病以及癌症的食品”。
2014版的牛津字典将“超级食物”定义为:对健康非常有益,且含有丰富营养的物质。
简单来说,“超级食物”这个概念来源于西方,是对“某种营养元素很丰富的健康食物”的模糊统称,在科学上并没有严谨的定义。
也正因此,超级食物的范围很广。
最近一年社交媒体上被提及最多的超级食物,除了肉桂、羽衣甘蓝、巴西莓这类小众食物,还有苹果、菠菜等朴实无华的食物。
今年3月,一则超级食物相关的抖音爆款视频,还把春笋、荠菜、蚕豆、上海青、生姜定义为5种可以在菜市场里买到的超级食物。
因为春笋膳食纤维丰富、钾含量很高(每100克春笋含300毫克钾左右,远高于蔬菜平均水平);上海青的维生素B2含量丰富,该视频称它为中国版羽衣甘蓝。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Note: | _VIEW_NEWS_FULL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