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江浙沪高端民宿没撑过第三年

面试时员工告诉我自己多热爱大山、藏区,并且有很多在其他民宿的优秀经历,到岗后却与当地团队矛盾不断,甚至还发生以家里老人生病为由借钱的(后发现是骗我的)故事,后面直接找不到人了。”芝樱在标题为《三年民宿创业,这些坑你别踩》的帖子里写道。


服务配不上价格,中产不想买单了

数据显示,2023 年前 10 个月,全国新注册民宿企业数量飙升至 7.6 万家,较 2022 年同期增长 149% 。然而,根据某民宿预定平台的观察,“美学度假民宿”开业的第一年运营数据可达到80%左右,第二年在60%左右。第三年在40%左右,一间民宿的生命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时间。

常见于山野间的民宿容易受自然环境影响。气候变化剧烈的川西等高原地区如此,环大城市的郊区同样淡旺季分明,而遇上自然灾害,甚至能直接给生意带来毁灭性打击。2023年7月,斥资8个亿建造的著名北京野奢酒店悉昙被洪水冲毁,艺术品装饰和园林景观损失惨重,营业直接断档。“像大理,一年365天天气都很好,就是天然优势”,芝樱总结道。

高客单价和精品的旗号确实曾筛选出一批愿意为体验买单的客户。曾经红火的莫干山,包括零七遇到的客人,“一般都来自江浙沪,90后到00后居多,资产水平优越,同时对生活品质有一定的要求”。但是这一批人,在他的观察下,将精品民宿作为第一选择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此前因为出国的限制,国内高端民宿一度成为高净值客户的选择如今同样的花费和时间,他们可能“宁可选择马尔代夫等海外度假地”。

一方面,莫干山等地的旅游资源本身就具有局限性,游客新鲜感过去,很少选择重游;另一方面,在同等价格下,国内高端民宿的标准,远远未能达到他们的心理预期。

“可以说,国内精品民宿的概念从来就没有立起来过。”这是零七的总结。有些高原地区连基础的热水都不能正常供应,生活用水也并不是处理过的软水,在基础设施方面距离“精品”相差甚远。而流动的服务人员和未成形的培训机制,让服务水平也显得“配不上价格”。


作为一个乐于冒险的人,芝樱还是想要坚守这个生意。今年她打算把规模扩大,增加业态内容。既然有季节限制,那就在有限的流量期间追加体验,除了增加房间数以外,她还打算在民宿里增加咖啡厅。“这个想法其实去年就有了,但当时正在雨季,工地都是水没有实现。”

不过,从民宿生意的角度来说,芝樱觉得“除非你是设计师、建筑师,把民宿当成作品去展示、分享,要么就要拿出做好亏钱准备的心态。”

零七在最后更新的动态中说:“在莫干山,你干点啥都能挣钱,除了开民宿。”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