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 文革秘辛:宋庆龄最信任的助手为何自尽?
上海复兴中路1473号,一座欧式花园洋房内,一个人吊死在南窗口,脸朝墙壁,两脚离地板仅几公分,一只脚穿着袜子,一只脚光着。
这个人就是孙中山夫人宋庆龄最信任的高官——上海市副市长金仲华。金仲华其人
金仲华1907年出生于浙江桐乡梧桐镇一个书香门第,4岁能顺畅诵读《千字文》,6岁入读县立崇实小学,13岁入嘉兴第一中学,16岁考入杭州之江大学。大学期间,与中共地下党员萧项平等同学结为知己。
他曾是中共的老报人。
1928年,金仲华以优异成绩被上海商务印书馆录取,在叶圣陶主编的《妇女杂志》当助理编辑。从此,开启了他的新闻生涯。
1934年,他受中共地下党员胡愈之邀请,参与创办《世界知识》,后任主编;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经中共地下党员廖承志推荐,在香港任《星岛日报》总编缉。1942年,在桂林当过《广西日报》的主笔。
1944年冬,在重庆,经中共地下党员田价人、刘尊棋介绍,他进入美国新闻处工作,历任助理翻译、编辑、译报部主任。他常选译中共《新华日报》的言论、消息,翻译了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等。
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回到上海,参加创办《联合日报》《联合晚报》。1948年7月,受中共委讬,到香港主编新华社香港分社《远东通讯》(英文版),年底任在香港复刊的《文汇报》总主笔。
1949年中共建政后,他当过《新闻日报》社长兼总编辑、《文汇报》社长;1952年,成为中国新闻社首任社长。
他曾是宋庆龄最信任的助手。

对中共红色恐怖的巨大恐惧,令金仲华无法解脱,最后只好一死了之。(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1938年秋,他在香港加入宋庆龄组织的“保卫中国同盟”,任中央执行委员并编辑中文版《保盟通讯》。宋庆龄的许多文章都是由他从英文译成中文的。
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期间,宋庆龄与毛泽东、周恩来会晤,以及后来在寓所设宴招待毛、周等人时,她都让金仲华陪同。
1949年1月19日,毛泽东、周恩来电邀宋庆龄到北平参加中共政协会议,其中特别提到,“派孙夫人最信任而又最可靠的人如金仲华(将电报)送去”。
1951年宋庆龄根据周恩来的建议创办英文杂志《中国建设》时,特邀金仲华任社长。
宋庆龄创办的中国福利基金会,1950年更名为中国福利会,金仲华是第一届执委会委员,并负责国际宣传委员的工作。
他也是中共的一名文化官员。
1949年4月,他随陈毅进驻上海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上海市副市长、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市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金仲华为何自杀?
1967年1月,文革爆发的第二年,上海掀起夺权风暴,成立上海市革委会,金仲华被排除在外,一度赋闲在家。
但是,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的造反派没有放过他,对他大会批,小会斗,贴了他的许多大字报,说他是“反动学术权威”“不学无术的假专家”,“反对毛泽东思想”,执行“修正主义办所路线”等。
金仲华最终被逼上自杀的绝路,可能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他被怀疑是“美国特务”。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1968年4月3日半夜,这个人就是孙中山夫人宋庆龄最信任的高官——上海市副市长金仲华。金仲华其人
金仲华1907年出生于浙江桐乡梧桐镇一个书香门第,4岁能顺畅诵读《千字文》,6岁入读县立崇实小学,13岁入嘉兴第一中学,16岁考入杭州之江大学。大学期间,与中共地下党员萧项平等同学结为知己。
他曾是中共的老报人。
1928年,金仲华以优异成绩被上海商务印书馆录取,在叶圣陶主编的《妇女杂志》当助理编辑。从此,开启了他的新闻生涯。
1934年,他受中共地下党员胡愈之邀请,参与创办《世界知识》,后任主编;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经中共地下党员廖承志推荐,在香港任《星岛日报》总编缉。1942年,在桂林当过《广西日报》的主笔。
1944年冬,在重庆,经中共地下党员田价人、刘尊棋介绍,他进入美国新闻处工作,历任助理翻译、编辑、译报部主任。他常选译中共《新华日报》的言论、消息,翻译了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等。
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回到上海,参加创办《联合日报》《联合晚报》。1948年7月,受中共委讬,到香港主编新华社香港分社《远东通讯》(英文版),年底任在香港复刊的《文汇报》总主笔。
1949年中共建政后,他当过《新闻日报》社长兼总编辑、《文汇报》社长;1952年,成为中国新闻社首任社长。
他曾是宋庆龄最信任的助手。

对中共红色恐怖的巨大恐惧,令金仲华无法解脱,最后只好一死了之。(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1938年秋,他在香港加入宋庆龄组织的“保卫中国同盟”,任中央执行委员并编辑中文版《保盟通讯》。宋庆龄的许多文章都是由他从英文译成中文的。
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期间,宋庆龄与毛泽东、周恩来会晤,以及后来在寓所设宴招待毛、周等人时,她都让金仲华陪同。
1949年1月19日,毛泽东、周恩来电邀宋庆龄到北平参加中共政协会议,其中特别提到,“派孙夫人最信任而又最可靠的人如金仲华(将电报)送去”。
1951年宋庆龄根据周恩来的建议创办英文杂志《中国建设》时,特邀金仲华任社长。
宋庆龄创办的中国福利基金会,1950年更名为中国福利会,金仲华是第一届执委会委员,并负责国际宣传委员的工作。
他也是中共的一名文化官员。
1949年4月,他随陈毅进驻上海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上海市副市长、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市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金仲华为何自杀?
1967年1月,文革爆发的第二年,上海掀起夺权风暴,成立上海市革委会,金仲华被排除在外,一度赋闲在家。
但是,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的造反派没有放过他,对他大会批,小会斗,贴了他的许多大字报,说他是“反动学术权威”“不学无术的假专家”,“反对毛泽东思想”,执行“修正主义办所路线”等。
金仲华最终被逼上自杀的绝路,可能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他被怀疑是“美国特务”。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Note: | _VIEW_NEWS_FULL |
延伸阅读 | Mor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