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 中国年轻人 正被韩国防猝死套餐收割
而小于 55 岁的年轻患者的诱因主要是体力应激,其次是近期过度不良的生活方式 [9]。
像台湾(专题)明星高以翔,就因为过度劳累诱发猝死不幸过世。过世当日不仅在熬夜录节目,还要做飞檐走壁、徒手爬高楼等各种对体力消耗极大的工作。
这些年我们还会看到许多大厂程序员加班时猝死的新闻,这些猝死背后的诱因许多也是过度劳累。
花钱进补,不如改变生活方式
那么,既然猝死背后通常意味着某种病因,那体检没什么大毛病的年轻人,是不是就可以对自己的身体放一万个心呢?
其实也不是。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公布的数据,中国是全球心源性猝死人数最多的国家,大约每一分钟,就有一个人因为心源性猝死倒下 [10]。
其中,中国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较过去还有上升的趋势 [10]。
2008 年,中国城市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为每 10 万人中 39.72 例,到 2020 年,这个数字已上升到 60.29 [10]。

虽然中国患急性心肌梗死的人群主要以老年人为主,但 21 世纪以来,这一人群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 [11]。医院急诊科抢救的心脏骤停的人里,有了不少年轻人的身影。
这背后,主要是年轻人长期的亚健康状态在作怪。
许多职场年轻人常年熬夜加班,精神紧张,日常的姿势主要是坐着,吃的主要是外卖。结果工作了半天,钱没赚到,身体和精神倒是都垮了。
而多个研究都指出,抑郁、缺乏运动等,都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从而让人离猝死更近一步 [10]。
以运动为例,一项以 48.7 万名中国成年人为样本的研究表明,总身体活动量越小,患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比一般就越高 [12]。
身体活动量每增加 4 MET·h/d ,相当于平常骑一小时自行车,风险就能降低 12.0% [10][12]。

而年轻人偏偏很少运动。
中国慢性病及其营养监测数据显示,中国 18 岁及以上人群中,只有 12.5% 的人经常锻炼,其中,除了 70 岁以上的人,25 到 34岁人群的经常锻炼率最低 [13]。
不运动除了会诱发心源性猝死,经常久坐的人,其下肢还可能形成静脉血栓,引发致命疾病“肺栓塞”,导致肺源性猝死 [14][15]。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更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