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b_substr(): Unknown encoding "_CHARSET2" in /var/www/vhosts/vandaily.com/httpdocs/includes/classes/news_core.php on line 1908

Warning: mb_strlen(): Unknown encoding "_CHARSET2" in /var/www/vhosts/vandaily.com/httpdocs/includes/classes/news_core.php on line 1909

Warning: mb_strrpos(): Unknown encoding "_CHARSET2" in /var/www/vhosts/vandaily.com/httpdocs/includes/classes/news_core.php on line 1911

Warning: mb_strrpos(): Unknown encoding "_CHARSET2" in /var/www/vhosts/vandaily.com/httpdocs/includes/classes/news_core.php on line 1914
当一个移民北美十年的中产 决定回家啃老(图) | 温哥华地产中心
   

[啃老] 当一个移民北美十年的中产 决定回家啃老(图)

18岁出国读书,毕业后移民(专题)北美,在美国大型互联网公司工作,这是一个自由穿梭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新时代青年的肖像。


但很快地,王生就厌倦了这一切。回国又离开,再到“躺平”成为“全职儿女”……人到中年始终徘徊在不确定里。

原本以为多元背景会带来更多选择,却让自己失去了找到理想生活的能力。

美国大厂 vs 国内大厂

王生当年选择出国,一定程度上是听从了父母的建议。

从小性格内向、在中学阶段遭受过同学排挤的王生一度生活得非常痛苦,在父母安排下,他选择去加拿大(专题)读本科。父母和他都认为,离开带来创伤的环境可能会帮助摆脱过去的阴影。

毕业后,年轻的王生满怀技术理想。顺利拿到枫叶卡后,他的计划是加入北美最顶尖的互联网团队、拿到最高的薪水,甚至还想象过未来创业的蓝图。

起初,他沉浸在精英云集的兴奋感中,在外人看来,美国互联网企业的创新氛围属于全世界顶尖,但慢慢地,现实与梦想却渐行渐远:

在这家互联网公司里,王生接触到的大部分同事都是程序员或产品经理,虽然大家来自世界各地,日常聊天的话题却一致集中在孩子上了哪个私立学校、怎么买到更好的房子、怎么在公司里拿到更好的薪资待遇、比起技术很多人更愿意谈论投资股票,热衷升职甚于创新,这完全不是他当初设想的。

“攀比和内卷其实都是预料之中的,但待久了之后,你会觉得充满了虚无感,那种落差有不小的冲击力。”

工作了两年后,厌倦美式大厂的生活方式,王生选择短暂回国,等待他的却是更加糟糕的体验。

在国内,王生进入了一家实行大小周模式的互联网公司,私人时间被压榨是家常便饭。

最让王生不能接受的是,他所在的公司每周都会开“数据美化会”,通过技术手段、统计方法的调整使数据更好看。在王生看来这个在国内互联网公司里非常常见的行为属于“数据造假”的范畴。

“没有任何人觉得不对,但我不能接受这一切。”

超长的工作时间、巨大的工作压力与价值观的冲突,三者作用之下王生仅仅在这家公司工作了两个月便选择了辞职,再次回到加拿大。

回国当全职儿女

曾经以为出国就能解决的问题,最终却以另一种形式卷土重来。

他发现自己对于身处一个集体之中非常抗拒,无论是学校还是公司,“在哪里都是不开心的”。

从大公司到小型创业公司,从甲方到乙方......现在回忆起来,每段工作中,他都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开始入职时因为新的工作内容感到兴奋,入职两周就觉得一切都无聊透顶,半年后迫切地想要辞职。

意识到这一点后,王生开始尝试寻找循规蹈矩上班之外的生活。2022年他所在的公司倒闭,王生顺其自然做了一段时间自由职业者。


2023年,随着国内逐渐放开,他再次产生了回国生活的想法。

他最先需要面对的是父母的反对。父母认为他有能力在北美过上很好的“中产生活”,此时放弃是不明智的选择。为了让父母转变看法,他做了很多“向上管理”。

他有意识地管理着父母的期待值,“就是想让父母认可自己当下的选择,找到彼此满意的相处方式。”

“喊穷”也是一个重要方法,北美近年来的通胀速度非常快,尽管在互联网行业里的收入不错,但是生活成本同样不低。“国内物美价廉的生活环境,能够极大降低我的开销。”

回国后,王生选择了在家躺平做全职儿女。背后的底层原因是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相对不错,哪怕自己不上班赚钱,也不会影响家里的生活质量。

在家躺平固然轻松,不过更困难的仍旧是寻找自己想过的理想生活。

在国内,王生需要面对完全不同的生活经验,几乎没有交到新朋友。“过去十几年都不在,自然就没什么共同语言。”

现在的他,每年都在加拿大与国内之间往返,只是为了见一些朋友。他不确定自己属于哪一边。或许,这种不断徘徊、始终无法停下的状态,本身就是他人生的一部分。

新媒体总监:TAN 采访/撰文:Echo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延伸阅读 More...
    60%房奴月供暴涨 明年更穷 买房靠啃老 赵雅芝儿子年近40仍啃老,住豪宅靠妈养,却换...  (1条评论)
    《哪吒2》登顶影史!最穷啃老导演饺子,背后有着怎样的神仙父母 县城啃老考公青年:每个月家里给两千 到35岁才死心
    冲60亿!《哪吒2》票房口碑双丰收,导演饺子回应 "啃老" 争议 毕业于川大华西药学院 哪吒导演回应曾"啃老"三年
    留学生之耻:25%的人在国外学会了"精致啃老" 啃老,是富二代最稳妥的创业方式
    教授鼓励年轻人啃老,有一种鸡汤叫"媚青" 年轻人失业率高 复旦教授建议先啃老三年 舆论哗然
     推荐:

    comments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Security Code *: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right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right picture)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