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北京港府遭重创!香港财政危机前所未见

香港正在经历前所未见的财政危机。最近3个财政年度综合赤字均为1000亿(港元,下同)左右,赤字规模超过亚洲金融危机等历次主要经济衰退期,同时财政储备却创下历史新低。分析认为,中共的一系列恶法造成恶果,重创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引发企业和高薪人才外流,造成港府的公共财政危机。


赤字规模超过历次经济衰退期

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周日(2月23日)表示,过去几年的财政赤字是由“内外环境挑战”造成的,周三(26日)将公布下个财政年度的财政预算案,提出加强版“财政整合”策略。

根据港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官方网站提供的历年财政明细,从2019/20到2024/25的6个财年中,除2021/22财年外,其它5个财年综合赤字合计约5657亿。由于港府采用现金收付制,债券收入在账目记账上也当收入。若不计政府债券及票据的发行及偿还收入,这5个财年,赤字规模高达约8248亿。

港府财政年度为每年4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

2023/24财年综合财政赤字1002.05亿,2022/23财年为1223.38亿,2020/21财年为2325.41亿,2019/20财年为1057.5亿。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2024年12月预料,2024/25财年综合赤字约1,000亿元,高于预算案时估算的481亿元,料要2至3年时间恢复平衡。

根据《基本法》107条,港府的财政预算以量入为出为原则,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并与本地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适应。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金融学副教授刘洋近日撰文指出,最近4年的赤字水平创下了近25年来的新高,超过了历史上数次主要经济衰退时期,如亚洲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等。

地价收入暴跌86.2% 是财政赤字的主要原因

根据港府库务科提供的一般收入明细,在港府的五大收入中,利得税及薪俸税是直接税的最大来源,而印花税和地价收入则分别是间接税及非税项收入的主角。



图为香港作为世界级金融中心的著名地标。(宋碧龙/大纪元)

比较2023/24和2019/20财政年度,土地和房地产相关收入呈现断崖式下跌,地价收入从1417.3亿下降到195.8亿,印花税则从672.0亿下降到491.1亿,分别下跌86.2%和26.9%。


刘洋对法新社说,“(香港土地相关收入)本身是造成(财政)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土地市场非常不活跃,房价也在下跌,这是人们不愿意交易的原因之一,所以没有税收收入。

普华永道:港府财政储备将降至历史新低

台媒端传媒指出,现时港府财政问题的关键争议是,财政赤字是周期性还是结构性,究竟需要多久才能财政平衡。

政府财政赤字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别:周期性与结构性赤字。周期性赤字主要由经济周期所驱动,随着经济复苏,赤字将逐渐缩减乃至消失。

结构性财政赤字大多源于社会福利、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投入,结构性赤字历时则长短不一,视乎政策行动的力度。

根据普华永道2025年初的估算,截至2025年3月31日港府的财政储备将下降至6398亿港元,相当于约10个月的政府开支,是有记录以来最低水平。1997年后,港府财政储备的最高纪录水平是28个月,而港府2019/20财年结束时的财政储备高达11,603亿港元。

刘洋指出,香港财赤虽有周期性部分,但结构性赤字占80%。美银证券早前警告,随着香港经常性收入不断减少和经常性开支不断增加,已出现结构性的“入不敷支”,若情况持续的话,港府的储备只足够两至三年使用。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石破茂请辞 北京最关心"下任首相是谁" 加澳军舰台海自由行 北京痛批"挑衅"
    台湾学者:北京看阅兵是做正确的事,没什么好怕的 美中贸易谈判进展缓慢 北京新策略:谈归谈......
    "一夜之间整个北京都在卖房子"(图 北京阅兵七大异常 中南海暗潮汹涌
    菲律宾防长批中国强加红线 北京:绝不容忍 北京阅兵大典刚过,美国送达"战书"
    美方控行径令人发指!北京仍然沉默 北京大阅兵,这位高官已消失一个多月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