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不寒而栗的歷史相似性正在降臨
普京通話之後,宣稱雙方達成立即展開談判、結束俄烏戰爭的共識,美國防長赫格塞斯同日則在布魯塞爾的會議中,向歐洲盟邦傳達“歐洲應自行肩負歐洲大陸安全責任”的立場,對此,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資深政治記者柯林森認為,接連而來的發展恐使歐洲的“美國世紀”告終,並且使跨大西洋關系從此走上分水嶺。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3日刊出柯林森(Stephen Collinson)的專文,指出“雙普”通話、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在歐洲表態,都凸顯出川普(Donald Trump)“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意識形態,以及將所有議題與同盟關系與實際價值掛勾進行衡量的邏輯,並強化其不受傳統建制派外交政策顧問桎梏的態度。
此外,柯林森也指出,雖然赫格塞斯仍然表達出美國對北約(NATO)的承諾,但某些最關鍵的基石似乎正在出現更動;他表示美國的介入,是兩次源起歐洲的世界大戰得以落幕的關鍵,更是戰後數拾年間,讓面臨前蘇聯鐵幕威脅的歐洲大陸,得以維持自由之身的主要力量。但川普在競選期間就明確表示不會捍衛那些己身挹注防御不足的國家,並在12日的談話中重拾美國過往的孤立主義,表示在美國與歐洲之間“有個東西叫做海洋”。
赫格塞斯令人震驚的坦率發言
各方壹直都清楚,川普在重返白宮後將會就安全議題,對歐洲盟邦提出新的索求,使過去將社會福利置於防御能力之上的國家陷入兩難,北約秘書長魯特(Mark Rutte)今年元月更向歐洲議會表示,歐洲國家必須挹注更多經費發展防御力量,並且強調“如果不這麼做,就只能開始學俄文,或是逃到新西蘭”。
但對於歐洲國家,赫格塞斯的說辭無疑更加刺耳,在12日的會議上,他傳達了川普對北約成員國防支出,提升至國內生產毛額(GDP)5%的正式要求,同時也表示美國將優先因應中國威脅以及邊境安全,並非歐洲,更“不會再容忍鼓勵依賴態度的不平衡關系”。
就目前而言,曾經投身第贰次世界大戰、孕育出能理解歐洲權力真空具高度危險性的美國領導人“最偉大的壹代”(The Greatest Generation)已然凋零殆盡,且擁有美蘇對抗冷戰記憶的人士,都已至少在50至60歲以上,因此當時代記憶遠離,且新壹代都成長在將中國視為最主要威脅的氛圍中,亞洲亦早已取代歐洲,成為美國最大的競爭者的情形下,川普若對歐洲提出“戰勝納粹都已經80年了,為何還沒能發展出足以自衛的防御架構”的問句也並不令人意外。
柯林森認為,由於歷來的美、歐領導人,都未能重新思考北約在21世紀的角色,造成該組織必須在角色定位不明的狀態中,赤裸裸地暴露在美國自19世紀以來,交易性格最強、也最為民粹的總統川普的挑戰之下。

川普與普京兩人,12日透過電話聯系,達成展開結束俄烏戰爭談判的共識,但外界憂心美歐之間的關系,將因此走上分水嶺。(資料照片/美聯社)
對此,位於荷蘭海牙的戰略顧問公司CogitoPraxis執行長鄧根(Nicholas Dungan)表示,川普並不是不關切歐洲安全,而是他認為美國不應該為歐洲安全買單,且現今“也並非跨大西洋關系進入新的時代,而是全球性的大國關系,取代了過往經過精心策畫、自由主義制度性架構的國際秩序”。
美國說出了歐洲不想聽的話
在這樣的發展之下,美歐新現實的首個測試,將會是烏克蘭議題;川普在與普京通話之後,隨即表示要立即展開終結戰爭的談判,卻沒有半點要讓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參與的意思,這對於基輔而言,無疑敲響了警鍾;在過往拜登(Joe Biden)執政時期,澤倫斯基曾經是“世界的中心”,但如今人走茶涼,川普雖然在12日也和澤倫斯基通話,但他在被記者詢問烏克蘭是否會在談判中獲得平等地位時,表示“這是個好問題”,且說出“這不是壹場應該介入的戰爭”,形同對於普京聲稱俄烏戰爭是“家務事”的敘事表達贊同。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美國總統川普,12日與俄國總統“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3日刊出柯林森(Stephen Collinson)的專文,指出“雙普”通話、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在歐洲表態,都凸顯出川普(Donald Trump)“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意識形態,以及將所有議題與同盟關系與實際價值掛勾進行衡量的邏輯,並強化其不受傳統建制派外交政策顧問桎梏的態度。
此外,柯林森也指出,雖然赫格塞斯仍然表達出美國對北約(NATO)的承諾,但某些最關鍵的基石似乎正在出現更動;他表示美國的介入,是兩次源起歐洲的世界大戰得以落幕的關鍵,更是戰後數拾年間,讓面臨前蘇聯鐵幕威脅的歐洲大陸,得以維持自由之身的主要力量。但川普在競選期間就明確表示不會捍衛那些己身挹注防御不足的國家,並在12日的談話中重拾美國過往的孤立主義,表示在美國與歐洲之間“有個東西叫做海洋”。
赫格塞斯令人震驚的坦率發言
各方壹直都清楚,川普在重返白宮後將會就安全議題,對歐洲盟邦提出新的索求,使過去將社會福利置於防御能力之上的國家陷入兩難,北約秘書長魯特(Mark Rutte)今年元月更向歐洲議會表示,歐洲國家必須挹注更多經費發展防御力量,並且強調“如果不這麼做,就只能開始學俄文,或是逃到新西蘭”。
但對於歐洲國家,赫格塞斯的說辭無疑更加刺耳,在12日的會議上,他傳達了川普對北約成員國防支出,提升至國內生產毛額(GDP)5%的正式要求,同時也表示美國將優先因應中國威脅以及邊境安全,並非歐洲,更“不會再容忍鼓勵依賴態度的不平衡關系”。
就目前而言,曾經投身第贰次世界大戰、孕育出能理解歐洲權力真空具高度危險性的美國領導人“最偉大的壹代”(The Greatest Generation)已然凋零殆盡,且擁有美蘇對抗冷戰記憶的人士,都已至少在50至60歲以上,因此當時代記憶遠離,且新壹代都成長在將中國視為最主要威脅的氛圍中,亞洲亦早已取代歐洲,成為美國最大的競爭者的情形下,川普若對歐洲提出“戰勝納粹都已經80年了,為何還沒能發展出足以自衛的防御架構”的問句也並不令人意外。
柯林森認為,由於歷來的美、歐領導人,都未能重新思考北約在21世紀的角色,造成該組織必須在角色定位不明的狀態中,赤裸裸地暴露在美國自19世紀以來,交易性格最強、也最為民粹的總統川普的挑戰之下。

川普與普京兩人,12日透過電話聯系,達成展開結束俄烏戰爭談判的共識,但外界憂心美歐之間的關系,將因此走上分水嶺。(資料照片/美聯社)
對此,位於荷蘭海牙的戰略顧問公司CogitoPraxis執行長鄧根(Nicholas Dungan)表示,川普並不是不關切歐洲安全,而是他認為美國不應該為歐洲安全買單,且現今“也並非跨大西洋關系進入新的時代,而是全球性的大國關系,取代了過往經過精心策畫、自由主義制度性架構的國際秩序”。
美國說出了歐洲不想聽的話
在這樣的發展之下,美歐新現實的首個測試,將會是烏克蘭議題;川普在與普京通話之後,隨即表示要立即展開終結戰爭的談判,卻沒有半點要讓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參與的意思,這對於基輔而言,無疑敲響了警鍾;在過往拜登(Joe Biden)執政時期,澤倫斯基曾經是“世界的中心”,但如今人走茶涼,川普雖然在12日也和澤倫斯基通話,但他在被記者詢問烏克蘭是否會在談判中獲得平等地位時,表示“這是個好問題”,且說出“這不是壹場應該介入的戰爭”,形同對於普京聲稱俄烏戰爭是“家務事”的敘事表達贊同。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