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败光几十亿,一个国企地产平台老总的自白
离婚了。
人到中年,子姨身边朋友别说离婚了,二离的都不少。所以我也没在意,跟他开玩笑说终于自由了。结果他乘机给我倒了一肚子苦水:
我这是假离婚,不是真离!
他是一家地方国企地产平台的总经理,离婚是为了切割。因为公司背上了巨额债务,正陷入绝境。他,和自己投进去的家底,可能都得完了。
过去几年,他自己国企平台旗下几个项目,要么是商业,要么在杭州远郊,要么在环杭。卖的最好的一个项目,也没有到总货值的一半。
平台和项目都穷尽了融资办法。他自己还垫进项目不少资金,最难的时候,甚至要员工去银行套钱给公司用。
他给我复盘了下公司这几年的得失,以下是他的自述。
1
回顾我在公司的这几年,虽然市场下行原因很大,但显然企业管理的问题更大。
比如公司在杭州市中心的一个商业项目。2018年拿的地,项目当时花了4000万做地下与地铁的联通。
当时杭州市场火到核心大平层一房难求。但这个项目入市时间拖了两年,一直拖到市场下来,商业大平层卖不动了。但这时,该降价也不降价,项目截止到目前也没卖出去一半。
剩下的房子,都被公司抵押出去了。
另外一个环杭项目。拿地时承诺要建回迁房,项目就先盖了回迁房,等要卖住宅时,市场又下行了。整个策略和节点全踩空了。
当时企业的高层真是太乐观,时间都错过了。几个月时间:
就是另一片天地。
2
公司的国企病很重。说好了5点下班,他们分分钟钟不想等,5点就全走光了。
像很多国企一样,我们公司一半都是关系户。需要招人时,他们就会推荐人。只有一个部门是纯粹的,没有关系户,那就是营销部:
因为营销干的都是苦差事。

这么大一家国企,一直没有数据化,没有总结,没有指标节点。
去年一年,公司环杭项目都没卖几套。项目之前用“白户”撬动流水的路子,也堵上了,资金链就崩掉了。
“白户”操作很多杭州营销人都懂。比如,100万的房子,2成首付的话,开发商先把首付20万,通过第三方公司打给:
白户购房者。
“白户购房者”通过买房形式,再把20万打到公司账户。房子网签后,银行放款,项目公司就可以拿到80万。“白户购房者”和中介也会各自获取一部分佣金。
这些“白户”可能是当地农民,最多的是云贵川农民。因为有的云贵川农民,一辈子可能也不出大山,他们无所谓“官司”和信用。
开发商用20万的流水从银行套出了80万,资金的流量就有了。
把“白户”操作做成产业链的重灾区,就是嘉兴了。国企性质问题,用白户撬流水的单子算少的,民企更猖獗。
中间环节很多都是上海过来的一批人。这已经在当地形成产业链,它的产业链化已经不是见到的这些所谓台面的代理公司,下游还有好几层。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前段时间,子姨一个朋友人到中年,子姨身边朋友别说离婚了,二离的都不少。所以我也没在意,跟他开玩笑说终于自由了。结果他乘机给我倒了一肚子苦水:
我这是假离婚,不是真离!
他是一家地方国企地产平台的总经理,离婚是为了切割。因为公司背上了巨额债务,正陷入绝境。他,和自己投进去的家底,可能都得完了。
过去几年,他自己国企平台旗下几个项目,要么是商业,要么在杭州远郊,要么在环杭。卖的最好的一个项目,也没有到总货值的一半。
平台和项目都穷尽了融资办法。他自己还垫进项目不少资金,最难的时候,甚至要员工去银行套钱给公司用。
他给我复盘了下公司这几年的得失,以下是他的自述。
1
回顾我在公司的这几年,虽然市场下行原因很大,但显然企业管理的问题更大。
比如公司在杭州市中心的一个商业项目。2018年拿的地,项目当时花了4000万做地下与地铁的联通。
当时杭州市场火到核心大平层一房难求。但这个项目入市时间拖了两年,一直拖到市场下来,商业大平层卖不动了。但这时,该降价也不降价,项目截止到目前也没卖出去一半。
剩下的房子,都被公司抵押出去了。
另外一个环杭项目。拿地时承诺要建回迁房,项目就先盖了回迁房,等要卖住宅时,市场又下行了。整个策略和节点全踩空了。
当时企业的高层真是太乐观,时间都错过了。几个月时间:
就是另一片天地。
2
公司的国企病很重。说好了5点下班,他们分分钟钟不想等,5点就全走光了。
像很多国企一样,我们公司一半都是关系户。需要招人时,他们就会推荐人。只有一个部门是纯粹的,没有关系户,那就是营销部:
因为营销干的都是苦差事。

这么大一家国企,一直没有数据化,没有总结,没有指标节点。
去年一年,公司环杭项目都没卖几套。项目之前用“白户”撬动流水的路子,也堵上了,资金链就崩掉了。
“白户”操作很多杭州营销人都懂。比如,100万的房子,2成首付的话,开发商先把首付20万,通过第三方公司打给:
白户购房者。
“白户购房者”通过买房形式,再把20万打到公司账户。房子网签后,银行放款,项目公司就可以拿到80万。“白户购房者”和中介也会各自获取一部分佣金。
这些“白户”可能是当地农民,最多的是云贵川农民。因为有的云贵川农民,一辈子可能也不出大山,他们无所谓“官司”和信用。
开发商用20万的流水从银行套出了80万,资金的流量就有了。
把“白户”操作做成产业链的重灾区,就是嘉兴了。国企性质问题,用白户撬流水的单子算少的,民企更猖獗。
中间环节很多都是上海过来的一批人。这已经在当地形成产业链,它的产业链化已经不是见到的这些所谓台面的代理公司,下游还有好几层。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Note: | _VIEW_NEWS_FULL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