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禽流感] 禽流感蔓延北美 科學家:人類大流行風險升高




H5N1禽流感病毒(藍色)在彩色穿透式電子顯微鏡影像下的呈現。(圖擷取自CDC/Science Photo Library)

《自然》(Nature)期刊近日報導,10個月前首次發現於牛只的H5N1禽流感病毒,目前已在北美造成至少68人感染,其中1人死亡。雖然多數感染症狀輕微,但新數據顯示,該病毒已出現適應哺乳類動物的新變異株,可能導致重症甚至死亡,尤其當病毒直接自禽鳥傳人時。專家警告,病毒持續變異恐將提高其引發人類大流行的風險。

埃默裡大學醫學院(Emory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病毒學家拉克達瓦拉(Seema Lakdawala)指出:「隨著時間推移,(病毒的)風險也隨之升高,特別是過去幾個月,陸續有重症病例的報告。」

目前,科學家主要監測兩種H5N1變異株:主要在牛只間傳播的B3.13,以及主要在野生和家禽(包括肉雞)中發現的D1.1。B3.13變異株已在美國16個州超過900個牛群中迅速傳播,並感染了貓、臭鼬和家禽等動物。受感染牛只及其牛乳含有高濃度的病毒,容易在牧場工人與動物間傳播。

據報導,北美洲至少有40人因接觸患病的牛只而感染B3.13,症狀多為輕微的呼吸道症狀和結膜炎。另外至少24人因接觸患病禽鳥而感染,其中2例由D1.1引起的感染屬於重症,1人住院數月,另1人死亡。


拉克達瓦拉表示,由於樣本數太少,目前還無法確定哪壹種變異株更危險;感染者的健康狀況和接觸病毒途徑也可能影響病情的嚴重程度。乳牛場工人因工作性質,容易吸入空氣中的牛乳微粒或被飛濺的乳汁噴濺到眼睛而感染。

壹項於1月15日發表在《自然》期刊的研究顯示,若病毒直接進入肺部,可能導致嚴重感染。該研究中,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病毒學實驗室負責人費爾德曼(Heinz Feldmann)領導的團隊,讓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感染了B3.13病毒,並觀察其影響。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讓美國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此舉恐將影響全球因應禽流感疫情的合作;與此同時,科學界仍持續高度關注H5N1病毒的變異情況。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延伸閱讀 更多...
    全球首例人感染H5N5禽流感病例在美死亡 人感染"H5N5型"禽流感身亡!美國現全球首例
    火雞不斷漲價 美國感恩節前夕禽流感肆虐 美政府取消對莫德納公司禽流感疫苗超7億美元資助
    為何科學家警告禽流感可能成為下壹場全球大流行病? "蛋荒"雪上加霜?農業部錯誤解雇禽流感專家
    美農業部:在美國奶牛中發現第贰種禽流感毒株 日本流感禽流感"雙暴發":有兒童因腦部並發症死亡
    飲用生牛奶 兩家貓感染禽流感死亡 禽流感 大溫少女出院美國首例死亡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