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芳华》,江浙沪独女的噩梦

《国色芳华》看了一阵子,感觉不太对劲。
这部剧的优点是肉眼可见的,服化道优良,细节方面也做得还原,无论是历史还是牡丹都有顾问,甚至连剧里出现的小狗也是唐代可考的,文化确实是用了点心思。
但是,就像很多网友说的那样,它就像一碟包装极尽精美的月饼,盒子再美,那月饼也还是不好吃。
加之导演其实挺会拍的,相比其他那些粗制滥造的大女主剧,《国色芳华》在美学意味上很优越,所以它的不对劲是深藏在那些唐代锦绣之下的,很隐秘。一开始我也没想明白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直到重新去翻了翻原着——突然明白了,这个改编过后的故事,可不就是江浙沪独生女的噩梦吗。

这里先给没看过原着的朋友介绍一下原剧情梗概:原着里女主(牡丹/何惟芳)结婚不是为了给母亲求药,而是自己体弱多病,前夫才是给她冲喜的那个;而等到她想和离的时候,家里有六个哥哥都支持她,牡丹的母亲也没有离世,因而给她提供了很大的保障。最终,她在家人的支持下立了女户,买了庄子,舒舒服服地种牡丹。整个剧情走下来,男主的部分其实更像挂件。
要说戏剧冲突,原着确实没那么强,某些层面读起来也颇有种田文的观感,但是这也是原着的魅力之一:女主何惟芳是古言里少有的幸福闺女和妹妹,虽然嫁人那三年不太顺,但等她想离婚的时候,娘家人立刻全力支持,根本没有那些女德的PUA。可以说,她是非常罕见的原生家庭幸福,离婚后还能过舒服省心日子的女主之一。
但剧里面,可就完全不是这样了:牡丹母亲一开始就病逝了,上面也没有哥哥帮忙,不仅如此还有继母为了幼弟作妖,因此她逃回娘家的时候,继母就撺掇父亲不顾她,最终只能独自流落在外。
品出这个差异了么?原着的重点在于娘家人为她兜底,而剧集把这个本该是江浙沪独女的优越家庭助力全部砍掉,你们觉得是为什么呢?
答案当然是:为了把她推向男主的怀抱啊。
在改编后的剧集里,牡丹逃出前夫家,独自进长安,因为没有户籍打黑工,最后愣是巧遇到了男主开的万贯堂,答应帮他养花换户籍。通过户籍一事,她不仅获得了男主"赐名"蒋小花,还名正言顺地住在他的后院里。2025年了,比吃绝户更可怕的是江浙沪独女穿越到重生文后失去了所有家人倚仗,只能靠男人。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