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之际 中国再推"全国统一大市场"

本周二,中国政府发布有关“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政策指引,试图打破各地区保护门槛,解决标准不一等问题。但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下行导致各地财政吃紧,当局此举难见成效。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7日公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体制改革综合司司长王善成指出,针对新形势动态调整、建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是面向全球、充分开放的大市场,是对所有经营主体平等对待的大市场,绝不是搞自我小循环,绝不是关起门来搞封闭运行的大市场。

王善成表示,《指引》中“要求做的”如打通交通断点卡点问题、统一不同监管部门的数据采集标准和格式,是针对各地监管、政务服务标准不统一问题进行统一;“禁止做的”,是不得违规设置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条件、不得妨碍经营主体依法平等准入和退出、不得影响公平公正招标投标等;“鼓励做的”,包括加大区域合作,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畅通异地异店退换货通道等。

外循环受挫 内循环推不动

台北海洋科技大学副教授吴建忠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表示,中国各地政府过去有不同收费标准和设限,如过路费、税费等,一些优势厂商无法进入投标。中国经济靠双循环,过去觉得偏重内循环不好,东升西降,习近平(专题)今年元旦贺词仍提到国际大环境不好,回头内循环,又发现推不动,因此要拆解各省地方政府设下许多保护当地的门槛。事实上,面对体制才是根本的问题。

台湾(专题)的中华经济研究院助研究员王国臣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直言,此举是“老调重弹”,代表过去习近平所提“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铺展只是名目,成效有限。王国臣说:“全国统一大市场最主要是面向各省市的行政藩蓠,如招标 、户籍、商品流通等限制。但是资本市场严格说只有上海跟深圳,北京是后来才增加,证券市场也集中在前两处,无关于全国统一大市场行政藩篱分割的问题。这也突显全国统一大市场慢慢变了调。”

全国统一大市场,指的是在中国全国范围内建设一个基础制度规则统一,监管要公平统一,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的大市场。去年三月,中国国务院报告曾对此提及要加快建设。

学者:全国统一大市场效果难成

王国臣预期,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成效将持续不彰,主因是现在中国经济不好:“各省市为了钻营达到GDP目标,会以邻为豁,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宗旨背离。经济好的时候还可能大家共享,现在饼变小,大家去分食,这种地方保护主义反而会加强。”




2023年9月26日,国庆假期前夕,上海购物区南京步行街。 (路透社)

中国媒体财联社报道,汇整这项《指引》重点,还包括“不得利用行政和刑事手段违法干预经济纠纷、开展异地执法或异地管辖;加快发展统一的资本市场,强化与资本市场相关机构的信息共享;以及与银行信贷信息的互联互通”等内容。

王国臣指出,《指引》提及因应“远洋捕捞”、“资本市场”是两个新意,如果经济好,财政充足,不需要去远洋捕捞,也不需要到处凑钱支撑股市。所以,根本问题是经济的基本面,而不是一纸政策就可以解决。

吴建忠也表示:“新文件下来当然希望促进所谓经济发展的可能,对人才流动的松绑。问题是,现在的状况不是松不松绑的问题,而是人才不愿意流动或没有流动的情况,为什么呢?还是经济不好的问题。回过头找对问题,但开错药方才是最大的麻烦。”

取消流动人口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